四無量心之12:
舍無量的實踐
梁乃崇教授
四無量心中的「舍」無量,真做到舍得徹底的時候,當然也沒有什麼「慈悲喜」,慈悲喜只要被你知道都舍光了,都沒有了,這樣就是「出世」。
但是,四無量心沒有完全出世,它是在世間有的,所以,即使舍到那麼徹底以後,還是要出菩提路,入到世間來的。入到世間時,就又有被知了,那豈不是舍得不徹底嗎?沒錯,是舍得不夠徹底,但這是一種出菩提路的狀況。它保存了純粹的能知能覺那不可被知的性質,但是,同時也把世間看成是虛妄的。世間是有各種相的存在,但都是可變化的幻境,像雲霧般虛幻的幻境。
既是幻境,就是說這些被知的都不是真實的,但它是可以被知的。當我們真正在實踐「舍」無量心時,就會發覺真正的核心就是在求真。真的相對的部份就是虛幻,所以,「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應該這樣來看它。這個情況,就是在做「舍」無量心。
所以,我們用《金剛經》的偈子來看待這個世界的話,叁界內的所有的一切狀況,都是虛幻的,都可以把它看成「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都可以把它看成這樣。看成這樣的真正含意,並不是說沒有露沒有電,是有的,但是,這些都是虛幻的。
我們對虛幻的了解,有不同的層次:只要會變的,就是虛幻的;而「只要是被知的,就是虛幻的」這個定義,會比「只要是可變的,都是虛幻的」更深,而且更容易操作。
(摘錄整自2005年2月6日連線法會)(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金剛經 叁界 出世 出菩提路 有爲法 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四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