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願性之2:理性、感性與願性

  

願性之2:理性、感性與願性

  

梁乃崇教授

  理性與感性是一般人常提到的名詞,事實上,理性與感性代表的是心靈的兩個面向。我不說是兩大類,因爲它不是各自分開的東西。譬如一個立體的柱子,除了頂部與底部,還有四個面向;而這四個面向是一體的。所以,它並不是有四類。

  現在的人,大概覺得心靈就只有這兩個面向;但是,心靈就只有這兩個面向嗎?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面向被遺漏了,沒有被注意到。是什麼呢?就是「願性」!

  這樣看來,心靈就好像一個正叁角形的柱子,它有叁個面向——理性、感性與願性。整根正叁角形的柱子,就是心靈。所以,心靈在實際運作時,是一個整體的;在做任何一個決定時,都包含了這叁個面向,只是看你著重哪個面向而已。

  華藏祖師在〈發菩提心義訣〉裏提到的「不分別」、「不愛惡」、「不取舍」,所指的分別是「理性」、「感性」、「願性」這叁個面向。

  一般的解讀是:「理性」代表智慧,就是了解、明白;「感性」代表感情,所以會有愛惡;「願性」則是取舍,同時也代表了「意志」。所以就是智慧、感情、意志這叁個面向。

  叁者缺一不可!如果配合儒家的說法,就是「智、仁、勇」叁達德了。

  (摘錄整理自2005年7月3日連線法會)(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理性 感性 願性 智 仁 勇 華藏祖師 〈發菩提心義訣〉 儒家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