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之2:「連結」就是「人脈關系」
梁乃崇教授
「在全部的人之外」還要再加上「連結」,才算是「衆生相」。
一個人是否進入「衆生相」,不能單看他會不會與別人産生「連結」;除了個體與他人之間的「連結」、他人與他人之間的「連結」,以及所有的「連結」究竟構成了一個什麼樣的系統──這層層的「連結」,以及層層「連結」所構成的「連結系統」,都要能夠看清楚了,才能稱得上進入了「衆生相」。
換言之,個人與個人間那種「點」對「點」的「線式連結」,只是「人相」層次的「連結」;而結構性的、立體性的、整體性的「網絡系統」才是「衆生相」層次的「連結」。而「人相」層次的「連結」,是「衆生相」層次的基礎與入門之階。四相的修行進階,都必須有前一階爲基礎;修行之所以能夠前進,是健全、成熟、超越,而不是
壞或跳脫。
要更具體地描述「連結」,那會是什麼呢?就是「人脈關系」。把兩個陌生人擺在一起;與兩個生死之交的知心好友擺在一起,你一看就會知道有無「連結」的差別是什麼了。像知心好友的連結,是可以超越空間的,他們雖然沒有時常在一起,但一有什麼事情,必然互通消息;或者想要完成什麼,一吆喝,一夥人就從四面八方而來,聚在一起,這就是「連結」的力量。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家公司或企業的經營管理,其重點,完全就是在經營「連結」。
舉例來說:有一張訂單進來了,它會在不同的部門間傳遞,直到最後貨品生産出來,並得以出售。整個流程中,每一個部門之間都要有「連結」的。如果,各部門間的「連結」,是精簡的、容易的、清楚的,那麼,整個運作的流程,必然會是有效率的;反之,各部門之間的「連結」是混亂的、不明的、有障礙的,那麼,這張訂單就可能會到處亂撞,最後跑出什麼來也不知道。所有的管理學在處理的,都是這些「連結」;也可以說,管理學就是在經營「衆生相」。
「衆生相」的核心就是「連結」──各類、各種層次的「連結」。而一個進入「衆生相」的人,就是能夠對這些衆多的「連結」,進行細膩而周詳的關護。(摘錄整理自2006年3月29日共修)(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結構性 立體性 整體性 網絡系統 企業 經營管理 衆生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