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連結之4:我相的連結

  

連結之4:我相的連結

  

梁乃崇教授

  

  「四相」中,第一個會碰到的課題是「我相」。當我們開始注意到自己的「我相」的同時,其實,也可以感覺到別人「我相」的存在。我的「我相」與別人的「我相」相遇時,會産生「接觸」、「溝通」,當然也會有「沖突」和「爭執」,兩者之間會有很複雜的交互作用。

  

  當我的「我相」與別人的「我相」相遇時,有些人只注意到自己的「我相」,而忽略了別人也有「我相」;甚至在彼此交互作用發生碰撞時,也依然沒有警覺,這樣就是只停留在自己一個人的「我相」,還沒有跨越「我相」的藩籬。如果一個人沒有意識到別人的「我相」跟我的「我相」是相當的──雖然每個人的「我相」的性質、特征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大小、位階、份量應該是差不多的。

  

  如果無法跨出「我相」這一步,必然會遭遇很多困難,所以,這個門檻是一定要跨出去的。跨出去之後,雖然還不能了解別人,但會注意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就是我最近所談的「連結」。「衆生相」層次的「連結」,是一種「立體性網絡」;而「立體性網絡」構成的基礎,正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在「我相」階段就已經開始發生了。

  

  舉例來說,古代教育談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灑掃應對進退。「灑掃」就比如是我們共修結束後的「種福田」;「應對進退」就是在談怎麼與人互動、與人應對,這就是「連結」。不過這個層次的「連結」,還在「我相」階段,尚未進入「人相」。

  

  一個人的「我相」是否能被接受、肯定,是要在「我」與他人的互動關系中獲得確定的。「我是不是一個好人?」、「我是否和善?」、「我很粗暴、固執嗎?」、「我是一個食古不化,難以溝通的人嗎?」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要靠人際互動中的「連結」來定位的;並不是自己說了就算,而是他人認爲怎樣,才是怎樣。

  

  所以,在「我相」階段,就有「連結」發生了;我們通常都不太能夠注意到這個部份,好像沒看到一樣。其實,「我相」在外面連結了好多東西,真正重要而且會産生影響的,正是這些「連結」;而我們卻往往只會看到一個光溜溜沒有連結的個體。一個人若能夠把「連結」部份照顧、經營、成長得比較好的話,那他就會變得不一樣了。(摘錄整理自2006年4月24日共修)(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我相 連結 衆生相 立體性網絡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