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願性之14:發願就是求好

  

願性之14:發願就是求好

  

梁乃崇教授

  

  發願的真谛就是發菩提心。佛經上諸佛菩薩發的大願令人非常佩服,因此就有同修問:看菩薩發的大願真是令人自歎弗如,我們修行還淺的人,該如何發願呢?

  

  我想,並不需要把發願看得那麼深奧;發願就是我們想學好,簡單地說,就是我們都有求好之心,而這樣的心才是最根本的!至于我發的願境界高不高?那也不過是求好的心,好到什麼樣的境界,所以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求好的心。

  

  我們都希望自己好,也希望別人好,這就是善心;這樣的善心會引導我們努力去做,因此就有了一個方向。——這樣一個朝好的方向去努力的目標,就是所謂的願。發這樣的願,實踐的力量就會引發出來;如果沒有這個願望,我們就沒有努力的方向。

  

  所以發願就是一般的願望,也可以說是希望,希望我們變好,這是最平常、最基礎的心理狀態。至于我們心裏有很多貪、嗔、癡,因此還是會有一些不好的願望出來,這就不是願望這個地方要考慮的了。願望就是我們想要更好,如果因爲你的程度太差,發出的願可能還不夠好,這也不能怪你,因爲對你而言,已經在進步了,方向對了就可以。隨著自己的進步,我們會希望自己更好,那時自然可以把自己願望的境界提高。這樣的提高,是一個動態變化,一個進步再進步的變化,只要我們是進步的,只要我們是往好的方向不斷提升,就可以了。

  

  所以不必在乎我們現在的願望境界不夠好,譬如說有一個小偷,他每天都會偷人家一千塊的東西,現在他要做好一點,變成只偷一百塊,這也是進步。雖然對不偷東西的人而言會覺得:這算什麼?但是對小偷而言,他在進步了,我想這樣子就可以了。

  

  願望重要的是方向,就是往好的方向進步的這種期待,這就是我們的願望。佛法講的這些,事實上都是非常平常的,沒有什麼深奧難懂的,至于它深奧的地方是什麼呢?就是把平常的事情能夠持續不斷地做,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推進,這樣就變成不平凡了。能夠把一件非常平凡的事情,每天都持續不斷的努力、追求變好,能夠這樣做才是不平凡!很多人都耐不住這個很瑣碎、很細小、不間斷的努力,都很想一步登天,這樣才是不好的!

  

  事實上願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就是我們心裏面都希望更好一點。但是如果這希望只局限于我自己更好一點,並沒有想讓周圍的人也更好一點,甚至還希望周圍的人更壞一點,只有我更好一點,這樣的願望就不合「我們希望更好一點」的意義,因爲這樣還含有一個「希望壞一點」的願,只是那個壞一點的是別人。

  

  希望好一點,是很瑣碎、很細微、很卑微的,但卻是很普遍的,而且是持續的、不斷地在努力做的。當我們做到這樣,這個往好一點的願望,就不平凡了。

  

  所以佛教講的這些東西都是非常平凡、非常平淡的,不要看成高不可攀。但是在平凡、平淡當中,有其深奧、不平凡之處。(摘錄整理自2003年11月2日連線法會)(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發願 發菩提心 求好的心 方向 持續不斷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