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原理之7:在智慧上做交換
梁乃崇教授
布施、度衆生,以及佛菩薩的加持等都是在做交換;中國人說的「禮尚往來」、「教學相長」,也是一種交換,這些都是智慧上的交換。
好比說我們不太懂得修行時,修行要有進步太難了,好多年都沒有一點進步;但是老師教你如何做了之後,你的修行一下子就進步了,這樣的進步就是間接貢獻,所以智慧上的交換所産生的間接貢獻非常巨大,也是最有價值的部分!所以很重要的一點是,你不能切斷這個交換機製,倘若切斷了,這種奇迹式的間接貢獻就不見了。
說到這裏,也要提醒大家,不要以爲只要交換,就會得到間接貢獻,事實不然,因爲也可能得到間接傷害。如果買賣的是毒品,不就是傷害嗎?所以想得到間接貢獻而不是間接傷害,是要有智慧把關的。
智慧又從哪裏來呢?從我們的本來面目來。由本來面目生出般若智,在般若智把關之下,就會得到貢獻,一點傷害都沒有。若想要經過交易得到間接貢獻,就要先悟本來面目,悟得愈徹底愈好。講到這裏,我才知道佛陀是來保證得間接貢獻的。
曾經很多人問過我︰「修行爲什麼要悟本來面目?悟了本來面目有什麼用?」悟了本來面目,就可以保證得到間接貢獻,而不是傷害,可以直接影響你的命運。我們的世界只要有一個人修成佛了,祂的自性已經完全純淨,祂就可以幫助世間訂下交換的規則,讓這個世界在做交換時,只得到貢獻而避免傷害。這樣的保障只有修行成道的人可以做到,可見修行是多麼的重要啊!(摘錄整理自2004年2月1日連線法會)(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布施 度衆生 佛菩薩 加持 交換 機製 修行成道 本來面目 智慧 間接貢獻 間接傷害 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