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再談願性

  

再談願性

  

梁乃崇教授

  

我一再強調,心靈叁個面向「理性」「感性」「願性」中,「願性」是叁者中最重要的,因爲它具有強大的power。

  

這樣的力量可以有多大呢?可以做什麼事呢?像「極樂世界」就是法藏比丘發願所建!一個人的願力,可以成就一個世界啊!雖然,「願性」之于成事,具有如此重大的影響,可是,人們對它的了解卻十分有限。

  

現在,一般的知識裏,有所謂的IQ、EQ、AQ,其實就是與心靈叁面向有關。IQ可以測驗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更准確地說,是測量人思惟的速度;然而,思惟的速度,並不是「理性」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份而已。EQ則是心靈另一種色調的呈現,如情緒、情感、感受等,亦影響了人的思想行爲。AQ則與一個人的抗壓性有關,最近才有人倡導,所以,人們對它的了解,至今還是有限的、粗淺的。

  

至于儒家提出的「叁達德」:智、仁、勇;或是一般人觀念中的真、美、善,也都是心靈叁面向不同的表達詞彙。綜觀之下,用「理性」、「感性」與「願性」,來描繪心靈的特性,應該可以算是完整了。

  

任何一個宗教,在「願性」上一定要有很明顯的呈現;如果其「願性」的表現很微弱,就不能算是宗教了。現代企業也曉得要運用心靈這個特質來成就事業,他們名之爲「願景」,不過這對他們而言,仍然是較不容易著力的地方。學校教育裏,老師們都會提醒學生要立下志願,這也是碰觸到了「願性」,只不過還不是很深入罷了。當一個人立下志願和理想時,努力的方向就會確立,心也會定下來。相反地,若是猶豫不決、反反複覆,這樣的心,「願性」是非常薄弱的,這種情況到最後,終將一事無成。

  

這種確立與安定,會支持一個人堅定不移地勇往直前,有了它,你會生生世世永不停歇,即使遭遇艱苦的困境也不會退縮,直至願望達成爲止!(摘錄整理自20050725周一共修)(莉華、滿妹整理)

  

關鍵字:理性 感性 願性 IQEQAQ 叁達德 智 仁 勇 真 美 善 願景

✿ 继续阅读 ▪ 反聞聞自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