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受feeling的影響,遠遠超過thinking

  

人受feeling的影響,遠遠超過thinking

  

梁乃崇教授

  

心靈有叁個面向──理性(thinking)、感性(feeling)與願性(willing);這叁個面向合起來,才是完整的心。

  

「理性」是識心的思考、思惟;「感性」的層次比「理性」要深。也正因爲它比較深,所以不易覺察;但是,經過修行,它還是可以被覺察的。兩相比較,人們受thinking的影響是比較少的;受feeling的影響才是大,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受影響。比如說,我們看某事、某人,打從心裏就是不喜歡,這種感覺是未經思考就生出來的,那就是feeling。feeling生出來以後,會推著人們采取很多行動──例如躲著他、不理他;並且想出很多理由,來證實那個人很壞。——心靈運作的程式是:先有feeling生出來,並産生作用後,才有思惟的進行。

  

如何鑒別feeling與thinking呢?當你清楚明白一件事情,而且是沒有經過思惟就清楚明白了,這樣就是feeling;當你需要想、需要推理、需要分析之後,才清楚明白,這樣就是thinking。feeling是不假思索就清楚明白的,較接近直覺,但還不是直覺。

  

要懂feeling,是必須下功夫的。我們要努力去了解自己內在心靈的狀況,並仔細地琢磨、探討,才能把自己的心靈層次理清楚。在未經努力之前,心的各層面是混在一起的、分不清楚的。

  

人們受feeling的影響,是遠遠超過thinking的。有些人對于事理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可是卻不會照做,這是因爲thinking對人的影響很淺,而真正的力量,則是來自于feeling。

  

這些不同層面的心靈作用,是需要靠自己下功夫去把它們弄清楚的,我談這些,如果你們沒有將自己的心靈厘清楚的經驗,終究是無法聽懂的。(摘錄整理自20051226共修)(莉華、滿妹整理)

  

關鍵字:心靈 面向 理性 感性 願性 thinkingfeelingwilling

✿ 继续阅读 ▪ 認真行小世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