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民主製度中人民內心的需求

  

民主製度中人民內心的需求

  

梁乃崇教授

  

看似與佛法無關的「民主」製度,它終究還是心靈的問題。

  

「民主」的心要,就是「人民」是「主人」,「人民」要「作主」,「官員」則是「仆人」。如果主仆的角色關系沒有厘清楚,便會發生反客爲主的顛倒現象,今天整個社會所呈現的就是顛倒!我們都活在這團錯亂之中,卻遲遲沒有人發現!

  

主仆關系通常呈現出來的是什麼狀態呢?主人聘用仆人來煮飯、洗衣,他就一定要會煮飯、洗衣;如果他不會、或做不好,那麼就只好開除他,如此而已。可是,現今的實況是什麼呢?請來做事的人,什麼正事都不會做,還捅出許多纰漏,當家的主人卻只能傻傻地看著,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完全是主人沒有拿准自己的立場和心態,才會有這種荒唐的事情發生。

  

然而,要把主仆關系厘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不只是我們弄錯了,事實上就連美國也沒弄清楚。「總統製」,就是一個主仆角色混淆的政治製度:總統總攬一國大權,肩負帶領國家整體發展的重責大任,他一方面要做事、要爲民服務,卻同時又是國家的象征,是被崇拜的領袖。這樣會發生什麼問題呢?「爲民服務」是「仆人」的工作;而「國家的象征」則是受人民崇拜的領袖(即「主人」)──人們如何去監督、指揮一個我們所崇拜的對象?而「主人」又怎麼能夠去崇拜做事的「仆人」?

  

反觀英國和日本的君主立憲,我覺得那才是一個容易讓民主精神發揮的政治製度。爲什麼呢?英國國王或日本天皇並沒有實權,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扮演國家的象征,讓人民有一個尊崇、膜拜的對象,使人民的精神有所依歸;而掌握國家政務實權的是首相,由他來爲人民服務,擔任「仆人」的工作。

  

將「服務」與「象征」兩種功能角色分開才是合宜且適當的,因爲,一般人的心,會有崇拜某一個對象的需要;同時也有發展獨立自主精神的需求(然而,對于修行成功,已經入解脫門的修行者而言,則沒有另尋精神支持的需要了)。

  

然而,什麼人適合擔任被人民崇敬的「象征」呢?不碰觸權力,會使人保持清淨崇高與神聖性,這才適合成爲一個「象征」;如果掌握了權力,便難免會弄得一身是油,所以掌權的人,並不適合同時扮演「象征」的角色。當「服務」與「象征」兩種功能角色分開後,「仆人」做錯事情或無法勝任時,人民要監督或撤換他,才會比較容易,因爲人民不會再被自己的另一個崇拜心理需求所牽絆了;也因此,人民要當家作主,發展自己的意志、選擇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便能順利地發展。

  

可是,我們已經沒有機會采取君主立憲,因爲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已經消失在曆史上了。不過,我們還有內閣製可以選擇──總統是虛位元首,沒實權,供人們崇拜,只做人民的表率;真正掌握實權的,有專業素養、能做事的仆人,則是行政機關的首長。(摘錄整理自20051031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民主心要 人民 主人 官員 仆人 服務 象征 英國日本 君主立憲 政治製度 總統製 國家的象征 領袖 獨立自主 內閣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