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自性」的力量于團體運作中
梁乃崇教授
《修煉的軌迹》書中,與談者對于「本來面目」雖然還不是很清楚,不過,已經觸碰到邊緣了;其深度是絕大多數的哲學和宗教修行書籍所看不到的。他們能夠到達這樣的境地,真是令人感到驚訝!但這也說明了一件事──「本來面目」根本是人類的本能,而祂確實是普遍存在的。書中提及「本來面目」的部份,至少有十幾個地方,而他們是沒有人教導,就自然體驗到的。
像瓜地馬拉和南非,原本都有十分嚴重的內戰問題,所有的人都感到很痛苦,于是,就有一些人試著找大家一起來商量解決的辦法。此書的四位與談人,其中有兩位曾被邀請參與這樣的協商會議。
以瓜地馬拉爲例,他們回顧整個情況開始好轉的發展,發現真正開始轉變的起點,其實只有一個小時,它並不是被計劃出來的,而是湊巧就在那個時候發生了。怎麼說呢?這樣的協商會議不是只開一次,而是舉辦很多次;而就在其中一次,那一、兩天的聚會裏,嚴格說起來,只有當中的一個小時,便促成了整個轉化的契機,而轉變的動力也同時産生。當然,後續的配合行動也很重要,整個事情的發展才能持續順利地進行;如果沒有那一個小時,無論後續進行了多少努力,都是徒勞無功的。
這一個小時發生了什麼事呢?有誰說了什麼話嗎?沒有,就是大家同時都靜默了下來。這是怎樣的一個情形呢?其實,那就是大家同時都進入了一種禅定的狀態;在那個時候,所有的人心都打了開來,並且在心靈深處産生了連結,就像諸多水流彙聚成大川一樣。奇迹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參與這個活動現場的人形容,當時的感受好像有神降臨似的。
能藉團體的運作,産生「自性」的力量,進而轉化整個國家分崩離析的爭戰,真的是很有本事。當然,人們是無法使用人爲的技巧,讓一群人同時進入禅定的狀態;不過,安排一種適當的環境,使之有機會能夠自然發生,則是人可以試著努力的。
以我們的經驗來說,通常在密集修行班最後一天快要結束之前,也會發生這種狀態;只是我們沒有後續的配套措施,使當時所發生的影響能持續地擴大、衍生。
他們對「自性」的體驗,只能算是碰到了邊緣,雖然不夠清楚,卻能夠運用「祂」于團體裏面,並且産生很好的結果,這就不得不令人佩服了。
他們其實也在摸索團隊修行之道,這和我們是非常相近的;東方與西方同時都有人在探索這條道路,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摘錄整理自20060626周一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修煉的軌迹 本來面目 自性 瓜地馬拉 南非 團隊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