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讓人脫胎換骨──圓覺宗的産出

  

修行讓人脫胎換骨──圓覺宗的産出

  

梁乃崇教授

  

我最近看了《A到A+的社會》這本書,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值得我們思考。

  

書中特別指出,企業都很重視産出,投入多少?産出又是多少?但是對于非營利團體,像是宗教團體、慈善團體等等,都只注意在投入,把信衆所有的願望、努力投進來,一呼籲「捐錢哦!」很多人就來捐錢;「投入志工哦!」很多人就來投入,但是從來不去問能産生出什麼績效來?也沒有人注意這個問題。

  

當然,企業對投入、産出是容易做衡量的,因爲投入是資金,産出也是資金。宗教團體就不一樣了,投入的可以是金錢,也可以不是金錢,産出則不是資金。

  

那麼,非營利團體投入之後産出什麼呢?好像一直以以來沒有人知道!只是叫人「要信啊!信啊!」然後呢?

  

我們應該要弄清楚,投入後生出來的那不是金錢,是另外的東西。

  

雖然非金錢的産出沒有一個指標可以衡量,但還是有的。就像我們的基金會,大家都說基金會很棒啊,要推廣,要吸引更多人來參加。推廣幹什麼?我要的是有人修好、是有進步,這個就是産出。

  

修好、有進步這樣的産出是從境界上來觀察,不好衡量,所以我做出四相的座標圖,就變成可以衡量,至少自己可以根據座標做衡量。像是修行之後你是不是比以前慈悲?是不是比以前自在?是不是比以前有智慧?這些就是産出。我提出了四相座標圖,但是這本書講得更好,還要有系統的追蹤成果。這樣的話,你的團體自動就會愈來愈好,人家的捐款、投入也會增加。

  

有一些同修確實是畫四相座標自我檢視,看看自己的座標點有沒有變化,並做統計,這樣就是産出的量化,但是這樣量化還太粗糙。我們的最終目標是修行成道,但是在修行成道之前,有那些進步的階梯?要把這些項目愈來愈具體化一個一個找出來,例如參加修行之後,人家看你愈來愈有智慧、容光煥發、精神奕奕,看你變得愈來愈慈悲、人又好相處、變得好聰明、你的煩惱也沒有了、愈來愈開心……人家看到你有這麼好的改變時,就會想:「你學了什麼?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改變?」人家就會來了。我講的推廣,就是要有産出,就是這個觀點。

  

以前,我們老是想辦法募款,我說:「不用募啦,如果沒有人要捐款,就表示人家不需要你!」如果能夠使人進步、使得別人變好,這種捐助自動會來的。你有貢獻,自然就會來的。所以,用我的話來講,那個「産出」就是「貢獻」。

  

我們的佛教有些部分不免顯得混沌,像是要信衆拼命的念佛,卻又告訴你不可能修成。要大家念佛,要大家投入,但是什麼産出都沒有,那還會有誰願意念佛?

  

彼得.杜拉克曾說過:「非營利事業最大的貢獻,就是使人脫胎換骨。」那麼我們就要把「使人脫胎換骨」成爲圓覺宗的産出。(摘錄自2007年9月8日臺中共修)(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A到A+的社會 企業 産出 投入 非營利團體 宗教團體 慈善團體 四相的座標圖 修行 慈悲 自在 智慧 修行成道 推廣 貢獻 彼得.杜拉克 圓覺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