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自發性的行動
梁乃崇教授
修行的工作就是要先把自己修好,才能去度別人;如果你自己的問題都還沒解,就在那裏自以爲好心的管別人的事,這就不對了。
此外,出手協助,也是基于對方明確地、誠心地表達希望你幫忙他,這才能出手。「如響」,就是有人請求了,我才回應;你不請求,即使我知道你根本不對勁,我也不會講的。只有當你是真要修行,並提出請求,我才「有可能」出手幫你──不是一定哦!
幫助人是非常困難的事。有時候,真正的幫助是不能出手的:我知道有事情要發生,我也不能幫他把問題排除;所謂的幫他,就是讓他自己去面對問題。因此,我常常是冷眼旁觀,看著事情怎麼發展;若有要緊的地方,頂多稍微點他一下;如果他聽不懂,那也沒有辦法。
所以,幫助,並不是熱心過頭地幫他修;你若幫他修了,他便學不到了。你以爲他的問題現在解決了,那只是現在碰到的這一個;同樣的問題以後還是會再長出來,而他還是得面對。所以,幫助,往往是不能出手的,別人的問題都是他學習的機會,我們常常只能冷眼旁觀,只在必要的時候稍微點一下。絕對不是苦口婆心、唠唠叨叨、要他怎麼修、要他怎麼做、規定這個、規定那個……,如果你幫人是這麼唠唠叨叨、一直耳提面命、規定這個、規定那個、要他做這個、要他做那個……,在我看來,就是你太超過了。
修行工作是自發性的行動。你若想幫助別人,就是要啓發他能夠自發地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實踐自己的功課;而不是幫他做,也不是規定他要去做什麼功課,指導他做這個、做那個。
如果別人請教我,我只會告訴他我自己給自己的規定,面對同樣的事情,我是怎麼做的。這些都只是給他的參考,他得從這些內容裏面,去撷取適合自己的部份和方法。我們只能做個典範給人看看;別人想學的時候,他就有一個榜樣可以仿效;更重要的是,他得斟酌自己實際的狀況去做調整。這些都是很細、很細的事情。(本文摘選自20080818周一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修行 如響 仿效 自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