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學習都是「做中學」
梁乃崇教授
《富爸爸、窮爸爸》書裏,作者提到他的富爸爸如何教導他的經驗,而且通常要在失敗以後才能真正學會,他講的那些例子都是「做中學」,而不是課堂上的學習。而作者的富爸爸自己是怎麼學到的?書裏隱約可知,富爸爸對于那些專家顧問非常禮遇,請教他們許多問題。那些人當他的顧問拿了很多錢,當然都傾囊相授,富爸爸因此就把事情厘清楚了,學到了他需要的部分。所以不是做中一定可以學,而是你要懂得「做中學」,才能真正學到東西。真正的學習都是「做中學」,沒有例外。
英國首相丘吉爾,過去曾是那種根本連高中都幾乎畢不了業的人。他的父親曾經做過首相,在我們華人來講的話,丘吉爾就是那種纨
子弟,連大學也是蒙混過去的。可是他後來的成就怎麼那麼高?丘吉爾是什麼時候開始真正學習的呢?彼得杜拉克說,丘吉爾是大學畢業以後到南非當記者才開始學習。他說,丘吉爾是一個需要用寫作來學習的人。我覺得這樣講還不夠,應該是說,丘吉爾的「做中學」就是寫作、當記者。所以在那樣的「做中學」裏,他學出來了。你看他的治國能力,那時候領導英國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非常不簡單。他的才能從何而來?從「做中學」來的,他就是一個會「做中學」的人。
「課堂學」只能當做輔助。你在「做中學」遇到瓶頸,你想突破,就可以再找專家指導,跟他們學,這時候就是「課堂學」,富爸爸請教專家的方式,也可算是「課堂學」。所以,其實課堂學是依附在「做中學」裏,它也是生活工作中的一部份,但是,我們把這個配角誤認爲主角,將所有學習重心全放在這裏,那便錯了!一個什麼生活經驗、工作經驗都沒有的小孩,要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工作?要學做人就真的去做人嘛!在做人當中學習,只是上課如何學做人?
我們的教育體製習慣用考試來鑒別學習成績,所以考試竟然變成教育裏面最主要的一個部分,在課堂裏聽講、背誦、做筆記,全都是爲了考一個比較好的分數。唉!那樣的學習都是沒用的,絕對無法單靠這種教育體系培養企業經營能力,更別提培養治國能力了,那簡直是緣木求魚。
嚴格講,所有的學習都是「做中學」,無一例外。從這個角度去看,你會發現,現在這世界的教育全部都錯了。你看,小孩學語言是從生活中學的,不是課堂上學的呀!如果我們有了「做中學」當基礎,然後再輔以課堂學,一定可以學得更好。(本文摘選自20100211共修)(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富爸爸、窮爸爸》做中學課堂學丘吉爾彼得杜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