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指什麼?

  《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指什麼

  

  明證法師開示:這個問題問得最好,什麼是空,就是生命的實相,就是生命的本來。海濤法師辦的電視臺,叫生命電視臺,有一系列關于生命的書,有一系列關于生命的教授,爲什麼?就是希望我們能夠找到真實的生命,因爲這個生命是最真實的,爲什麼?因爲他永遠存在。這個生命沒有煩惱,本來解脫,這個生命本來具有智慧,本來是佛,所以念佛就是不斷地呼喚我們自己真實的生命,使我們的妄心能夠和真心相應,這就是修行。這個真實,我們另有一個名字,把他叫空,這是其中的一個意思。色不異空的空,就是指空性,空性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第八識,八識就叫真心,也叫如來藏,裏邊有如來在藏著,所以叫如來藏。如果沒有假相,真相是什麼?如果沒有妄心,真心是什麼?他們是相對的概念,其實由于萬事萬物都是真心産生的,所以萬事萬物其實都是真心的一部分,因此五蘊、色蘊與空不相異,是一致的。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在《心經》這麼短的文字裏邊,關于這個問題,佛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兩句話本來就是一個意思,怕大家不能夠斬釘截鐵地相信這個大乘的理論,後面佛又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者沒有不同,就像金子所做的項鏈、戒指、耳環,都是金子,耳環不異金,金不異耳環,耳環就是金,金就是耳環,就這麼簡單,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衆生都是佛,本來都能過佛的生活,我們不過,我們過煩惱衆生的生活,這不是太冤枉了嗎?所以六祖到了五祖那裏,問他:"來做什麼?""唯求作佛,不求余事。"就要作佛,別的什麼也不求,這是最高目標,大家要下一個決心,痛下決心,從此以後精進念佛,因爲念佛就成佛,念佛就和佛相應。

  摘自明證法師《禅修4問題回答》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