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才能找到第八識?怎麼開悟?

  頂禮師父,怎樣才能找到第八識?第六識怎樣向第八識學習?第六識怎樣轉依第八識,謝謝師父?

  明證法師開示:意思就是怎麼開悟呗,開悟有五個條件,一個不能少,第一、開悟要參禅,禅就是第八識,參就是找,找第八識就叫參禅,找到第八識就叫開悟,所以,你一定要具有參禅的正知正見,在這所有的正知正見裏邊,你應該曉得,雖然現在是末法,但是禅肯定在,參也是可以的,那麼悟也是沒問題的,因爲還是末法,現在才是末法剛剛開始,後面的日子還多,現在大藏經都在,而且中國的大藏經很好,法門都夠用,也有善知識,並不是沒有,正知正見的人和有證有悟的人都有,那就看你善根福德因緣怎麼樣了,如果你命好的話,因緣好的話就可以遇到,遇到以後,你就會很珍惜這個因緣,你按照他的指示去修, 不久的將來你就能開悟,並不要很久,就像念佛,你下這決心以後,哪裏需要那麼長時間才功夫成片呢,一年就富富有余了,你不信可以試,你拼命念一天,就已經就感覺了,你拼命念一個月已經小小成片了,你拼命念叁個月,那就會比較大的成片了,幾個小時都沒有妄念生起來在那裏攪和,一個念是阿彌陀佛,下一念還是阿彌陀佛,一直能進行好幾個小時,沒有問題,而且別的細微的妄念,稍微有那麼一點點要起,還沒有起來,就已經知道了,變得很敏銳,就是用這種敏銳的心才能開悟的,所以,一定要有參禅的正知正見,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要有動中的定力,要的是定力,不是定的境界,定的境界可能一念不生,沒有用,因爲你參禅是要找怎麼能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坐那裏冷水泡石頭,一淌死水怎麼會有活龍呢?不可能。所以,一定要有動中的功夫,這就是我們提倡的,在動中念佛不斷,也就是說白天,晚上你都要念,除了專念的時間,早晚花一點時間專念以外,剩下整個這一天不管你做什麼,都要念佛,因爲你最後要參禅,用這個定力去參禅,誰知道,哪一個因緣就是你的呢,你一定要時時刻刻住在這個參禅的境界當中,然後磕著碰著一個小事,你"嘩"一下就開悟了,第一個,要有參禅的正知正見,第二個,要有動中的功夫,第叁,要有善根福德因緣就是要有福報,如果沒有福報,你看,我非常想學,但是我必須去掙錢,那個工作我幹一天很累了,回來以後連飯都不想吃了,就想倒到床上睡覺,這樣的人怎麼去參禅呢,不大可能,要有一定的福報,檢驗你有沒有福報,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好老師,找到了就是你有福報,沒找到對不起,福報不現前,你有錢也白搭,沒人指導你,找到以後,那個善知識,還得願意指導你才行。

  哈,你在美國,那個在大西洋,你說怎麼指導你,住得差不多,不太遠才可以,對不對,能夠經常見面,或者網上他可以不斷跟你有書信來往,天天指導你,你有什麼問題就回答你,這樣的話就有希望,這是第叁個條件;第四個條件,要有足夠的信心,要有信力,信力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是相信自己,我有善根,我有福報,我有因緣,我能夠參禅,我能夠開悟,這個信心要有,爲什麼,這個世界有開悟的人,這個世界有真實不虛的,開悟的法門,有足夠的信心,做任何事沒有信心行嗎?一定要有信心,信心在哪裏呢?實修以後才有信心,你不實修,光說我確實有,這個是說空話,沒有用。有一個年輕人跟我說,他一定能發財,一定能發大財,可是他什麼技術都不去學,讓他學外語,學幾天他就放下了,讓他學電腦,學幾天會玩就行了,這都沒有用,玩誰不會玩,打個遊戲什麼的,跟五歲小孩一樣,有什麼用,沒有用,要學真東西才可以,那麼多發財致富的機會,那麼多技能他不學,就在那裏夢想我一定發財,算了吧,多累得慌,妄想症,這樣下去,一定什麼,一定神經,是吧,結果真的神經了,幸虧有大夥幫忙,還不算太嚴重,治好了,這是一種頑固,偏執,偏執狂。還有最後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沒有慢心,謙虛,好學,能聽善知識的指導,不是認爲,我都行,你都行,你要別人指導幹什麼,你去指導別人算了,我們有一位老居士說,法師,我真的非常想你,你要給我開示,有一天我說,今天我有時間,那我們聊聊,好,他給我開示了四個小時,我連話都插不上,他一直在那裏說...我就一直在那裏念佛,我也不能離開他,他說他的,我念我的,反正我看著他,就聽,念佛功夫好,他說什麼都是知道的,可不是沒聽進去,他說的什麼我都知道,我一直在那裏念佛,最後他很高興,太感謝法師了,你開示得太好了,我什麼話都沒說,我給你開示什麼了,他在自己的境界裏面,一直闡述自己那個境界,他說完了,發出來了挺高興的,今天真好,真痛快,走了,把我扔那兒不管了,如果你這樣去找老師,你怎麼學,不可以的,一定要謙虛,讓你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讓你幹什麼就不幹什麼,有的時候我真的太想幫助別人了,可是呢,他最後的目的非常明確,我已經看清楚了,就是讓我聽他的,那我依止你學習就算了,你教我好了,你就不用找我當老師了,我當不了你的老師,我當你徒弟差不多,不能顛倒了,有些人就是這樣的心理,他要控製法師,控製善知識,聽我的,那不行的,不可能,絕不會倒過來,這個善知識可以跟你裝聾作啞,跟你裝瘋賣傻,但他就不教你了,他教你的心已經沒有了,他就跟你混了,你說什麼,好...是...對...就完了,合掌共歡喜跟你犯得著生氣嗎?已經知道你不是那塊料了,人家放棄了,五個條件,能記住吧,五個條件,能不能記住,五個條件。當然,你要說其他的條件,當然還有,好比說你要精進不能懈怠,對吧,這一定都是必須的,不過這五個是參禅必要的,而精進修一切法都要精進,世間法你也得精進,也得用功。

  摘自明證法師《答疑解惑2》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