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什麼叫經?
答:中國古人稱最好的書本爲經,這是對好的書本極其尊重的意思。古代的法師,常用貫、攝、常、法四個字加以解釋。
「貫」是將它的語言文字有條理、有層次,一點不亂,從頭到尾都能貫穿。「攝」是它能夠攝受人心,讓接觸者的心與義理融會貫通,自然欣樂欲罷不能,猶如磁石吸鐵一般,經典有這個能力。我們看一般的報紙,看一遍就不想再看第二遍,因爲它沒有攝受人心的能力。可是佛經無論看幾遍都看不厭,而且愈看愈歡喜,也愈能體會佛所要傳達的訊息。這是經典攝受人心的能力。「常」是經典裏面的道理與修行方法永遠不會改變,無論是在什麼時代、在怎樣的環境,它都是正確的,都是對有緣接觸的衆生有利益的。「法」是法則,無論在什麼處所、什麼年代,任何人依照這個法則修學,決定可以成就。所以,凡是能夠達到以上四種標准的書,都稱之爲經。
根據《雜阿毗昙心論》記載,經典有五種涵義:
(1)、出生,能出生一切諸法。經典能産生一切解脫的方法,使人的生命綻放出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引導你走向正確的人生,包括現在的幸福。
(2)、湧泉,經典義味無盡,就像泉水滾滾不斷湧出。所以只要能好好的研究佛法,經中具足有無量無邊的智慧,能如泉水般湧上你的心裏。
(3)、顯示,是指經典可以顯示出一切的義理。
(4)、繩墨,繩墨是辨別曲直的工具,木工用墨繩一拉、一彈,就能繪出一條筆直的黑線,順著黑線裁剪木料便正確又筆直。經典同樣有這種功用,能使親近的人舍離邪惡、趨向正途。
(5)、結鬘,把一朵朵的花用線穿起來就是花鬘;同樣的,經典可以將義理連貫起來使不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