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12月23日─佛法的處世之道

  12月23日─佛法的處世之道

  不誹謗于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谛觀正不正。——《增壹阿含經》

  佛教是以人爲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種問題,在佛法裏都有圓滿的解決之道。對于人我之間的是非,佛在《增壹阿含經》中舉出四種處理方法:

  一、不誹謗人

  嫉妒他人,或因爲一些爭怨而相互誹謗攻讦,不但于己無利,還會造成人際和社會間的不安。

  世事乃因緣和合而成,人我之間都有彼此依存的密切關系,如果能培養容納異己的雅量與隨喜贊歎的胸襟,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然能更和樂,自己周遭的氣氛也會變得更好。

  二、不觀是非

  在大衆中生活,難免會接觸到是非,如果我們能夠不聽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怕是非,乃至于不理是非,不觀是非,甚至讓是非的概念不存于心⋯⋯是非自然就會銷聲匿迹,否則終日計較的結果,只是讓自己天天活在是非裏,不但無法自在,而且會起惑造業,招致無邊的痛苦。

  叁、自觀身行

  不想是非,不談是非固然能讓自己擺脫不少煩惱,但如果能進一步地自我反省,做到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就更有益于修養自己、累積福德了。

  四、谛觀正法

  如何「谛觀正法」呢?我們必須時時省察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合乎正法,何謂正法?一心製意是正法,二谛融通是正法,叁學增上是正法,四攝六度是正法,五戒十善是正法,乃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是正法。

  《楞嚴經》雲:「因地不正,果遭迂曲。」 惟有正確的人生觀,才能引領我們走向康莊的人生大道。

  佛陀教導我們,

  對人要「衆善奉行」,

  對自己要「諸惡莫作」。

  善惡的標准就是戒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