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讀誦《出生菩提心經》
在藏經中,以「菩提心」爲名的經論很多。例如:《出生菩提心經》、《文殊師利問菩提心經》,《大方便佛報恩經.發菩提心品》、《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發菩提心品》、《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發菩提心品》、《優婆塞戒經.發菩提心品》、《十住毘婆沙論發.菩提心品》、《大丈夫論.發菩提心品》、《瑜伽師地論.發正等菩提心品》、《菩薩地持經.持方便處發菩提心品》、《菩薩善戒經.菩提心品》、《菩提行經.贊菩提心品》等,都是值得修學的佛典。
其中隋朝阇那崛多翻譯的《出生菩提心經》,篇幅不長,譯文易懂。與宋施護所譯的《發菩提心破諸魔經》爲同本異譯,可供參考。又太虛大師撰《出生菩提心經講記》,詳細解說經文。特于此介紹《出生菩提心經》,與讀者誦習。
此經內容大意爲:佛在竹林精舍,迦葉婆羅門夢大蓮華中有月輪,又見丈夫放光普照,于是次日問佛。佛爲說發菩提心之最勝功德,幷說偈勸發菩提心。分別四攝法及天行、梵行、聖行、叁乘差別行相。
後說秘密總持、破魔衆會陀羅尼,利益人、天大衆。
佛陀在《出生菩提心經》除了解答迦葉婆羅門對解脫生死的疑問外,重點仍期望我們「出生」菩提心。這就是佛陀之所以對聲聞、緣覺、菩薩叁乘法門有所取舍,每多贊歎大乘菩薩行,偏斥其他二乘行者的原因。
雖然解脫證果目標不分高低,但抵達目標的道路則有差別。佛陀期望所有衆生都能覺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而盡其所能開發菩提心,幫助一切衆生也經驗如來無盡寶藏的悟境。
路及解脫無有上,
諸乘皆悉有差別;
智者如是應挍量,
當取最勝最上乘!
《出生菩提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