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11月13日─不斷學習、精進聞思修

  11月13日─不斷學習、精進聞思修

  雖然我們發願幫助一切衆生,但實際上,我們並不一定具足相關的條件和能力,因此能夠做到的畢竟有限。佛、菩薩當然知道我們凡夫的情況,但是聖者們也提醒我們有些事必須不間斷地去做,那就是聞、思、修。當今盛行的觀念「終身學習」,雖然與佛教的旨趣不同,卻也是理解的好方式。

  說到「終身學習」的典範,首推科學家愛因斯坦。他並不是從小就出類拔萃的資優生,而他後來的成就,跟心態有很大的關系:

  愛因斯坦小時候,有一次學校上勞作課,老師要求每人做一件小工藝品,然後一件一件地打分數。

  老師走到愛因斯坦面前時,停了下來,他拿起愛因斯坦製作的──一個又醜又沒創意的小板凳,問愛因斯坦說:「世上難道還有比這更差勁的小板凳嗎?」

  愛因斯坦以響亮的聲音回答老師說:「有!」然後,他從自己的抽屜裏拿出了另一個板凳,對老師說:「這是我做的第一個!」

  我們社會所提出的「終身學習」有其正面的意義,那就是學習、求知的欲望以及不斷探索的態度。學習佛法、修行也是如此,必須有強大、堅定的動力(願力),持續在聞、思、修方面精進,除非成佛,否則永不停止。

  「能力不足」絕不是成佛的最大阻礙,只要自己強烈渴求聞、思、修,不斷地探索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只要有這份心意,都能與衆生結下善緣,以累積拯救生命、照護生命的無量功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