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11月4日─ 放下就是修行

  11月4日─放下就是修行

  在毗婆屍佛涅槃時,有位比丘到城裏托缽,不少施主都供養了豐富的食物。而有一對貧窮的夫妻,因爲身邊實在沒什麼東西可供養,便以恭敬清淨心供養了一缽清水。在他們過世之後便雙雙投生到了叁十叁天。

  這對夫妻因爲當時誠心供水的功德,後來在每一世都投生到貴族之家,且具有美好的身形。到了釋迦牟尼佛時代,又投生到祇園精舍的富貴人家之中,不論衣食、寶玉、皆可如願,後來更在佛前受了比丘戒,修得羅漢果位。

  「水」之供養可分爲飲用和沐浴兩種,此處指的是飲用的水。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寺廟佛堂上擺設了供花、供水、供果等供養。而在金剛乘佛教的道場中,更可看到:水、水、花、香、燈、塗、食,俗稱「七供」的一整列供養品。(在上述七供之外再增加樂器一項,即成「八供」之說。)而這七供或八供,也可以完全以水來代替。

  由于「水」取得容易,並且經濟,所以供水是積聚功德、消除貪瞋癡的一個好方法。其次,水代表空性的特質──能顯現一切,但本質是空,具有無常易變的特質。因此供水較不易生起執著。

  以飲水做爲供品,並不是爲了要讓佛陀解渴,而是向皈依的對象獻上水供,可以幫助我們積聚功德、清淨自身。水供是累積福德資糧的善巧方便之一,也能幫助我們消除修法、修習禅定及了解佛法時會遇到的障礙。

  「水供」是金剛乘佛教中累積資糧的善巧修法。僅需水及少許乳汁或雜糧即可修供,而且能兼及上供、下施。因此水供意義廣大,僅以施水即可積集資糧、清淨業障、求財、濟度焰口餓鬼,其功德不可思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