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慈悲.孝親.佛歡喜(中)
盂蘭盆法會
「盂蘭盆」是梵文的音譯,原本的意思是「解救倒懸(之痛苦)」,即解脫餓鬼道衆生之苦。《盂蘭盆經》裏目連(即目犍連尊者)救母的故事是我們非常熟悉的。
根據《盂蘭盆經》所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連尊者,以天眼通觀見他的母親投生餓鬼道,皮骨相連,日夜受苦,于是手持缽飯給母親食用。然而目犍連的母親因爲惡業受報的緣故,飯食還沒入口,就全部變成火炭。
目犍連尊者爲拯救母親脫離苦趣,于是向佛陀請示解救的方法,佛陀說:「你的母親罪根深結,不是你一個人的能力救拔得了的,就是聯合諸天鬼神大將也莫可奈何!只有仰仗十方衆僧威德之力,才有可能得到解脫。出家衆在每年雨季這叁個月,精進用功清淨戒行,你可以在七月十五日結夏圓滿的這一天,准備美味佳肴來供養衆僧,藉由他們精進用功的功德,便能使現世父母乃至累劫父母、六親眷屬,得以出離叁塗之苦。」
目連就照著佛陀的吩咐去做,果然他的母親就在「僧自恣日」那天,得以脫離一劫餓鬼的苦報。
由于盂蘭盆法會的因緣,佛陀慈悲叮咛:「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爲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盂蘭盆法會」結合了中國傳統中孝親報恩、慎終追遠的思想,因此後世在七月十五日都會啓建盂蘭盆法會,供佛齋僧,藉此功德度脫惡趣衆生、報答累世父母,至今沿習成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