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袈裟功德衣‧無上福田衣
袈裟,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便是佛教出家人所穿的衣服。然而,袈裟的意義絕非僅止于此:它是爲求解脫之人所穿法服,因而有著「善哉解脫服」之稱;它更有著自利、利他的種種功德,所以也叫做福田衣。袈裟上的條紋有如田地一般,正是其代表「福田」的象征──田地有生長的意義,代表了佛法的利己利人、種種功德的相互滋長。
根據《四分律》的記載,佛陀曾經告訴阿難:「過去諸佛著如是衣,得成佛道;未來諸佛亦當著如是衣,得成佛道。」袈裟功德殊勝,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龍善神皆會給予守護。
此外,「配戴袈裟」也具有免難消災的效果。此例源于大鵬金翅鳥啖龍的起源:金翅鳥俗謂大鵬鳥,專門吃龍,每日必食大龍一條,小龍五百條才得飽足。所以金翅鳥每天都用它的翅膀打開海水,捉龍而食。龍王求救于世尊,佛以袈裟贈與龍王,教其與眷屬各披袈裟一絲,便可避免金翅鳥捉食之難。
金翅鳥看見龍身上有袈裟,便不敢捉食,于是它餓著肚子跑去向世尊求救。佛囑咐其勿捉龍食,而敕聲聞弟子每于用齋時,施食金翅鳥甘露法食。故現今侍者施食偈言:「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衆,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即導源于此。
善法功德力不可思議:諸佛、菩薩、一切叁乘聖者所成的無漏功德法、經典,或佛遺留的威儀、戒律、袈裟、舍利等,這些都名善法。所以披一縷的袈裟,就可消災增福;若誦經典,或供養,或佩戴身上,就可免種種災難,成種種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