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我們是業的隨從
當我們證悟實相,摧破無明之後,就不會再造下惡業,也就是斷除了輪回的因。不過,直到消除一切煩惱之前,我們的生、死都只會通往兩條路:惡趣或善趣。我們究竟會走上哪一條路,完全取決于我們所造下的業。
就像是有人將一瓶油,投入一個水池之中,油從瓶口流出之後會浮上水面,而瓶子的破片則會沈入池底。若是有人一向爲虔誠、精進、多聞、布施、智慧所熏習,當他命終時,即使肉體壞滅、消失,但是那久受善法熏習的心識,必將使他受生于善處。
倘若有一株大樹傾斜地生長,當有一天它被人砍伐,會朝向哪個方向倒下呢?毫無疑問的,它一定會朝向過去生長傾斜的方向而倒下。我們的心識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已經于佛、法、僧有了不動搖的信心,再加上今世修行的善業,就一定會如同譬喻中的大樹,向著既定的方向而倒──死亡絕不會令我們受生于惡趣!
修學佛法以深信因果爲前提,而深信因果就是鼓舞我們修學佛法的動力。只有止惡行善,才能改變自己未來的命運。《叁世因果經》說:「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想要擁有什麼樣的未來、什麼樣的命運,就應該從當下種下相對的因。
貪、瞋、癡的行爲是不善業,苦趣的衆生由此産生。反之,善業引生善趣的衆生,生生世世受樂。
所以,在明了因果關系之後,我們就應盡一切力量止惡、行善,如此在今生、來世才能有好的福報,並且能持續親近善知識,修學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