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5月7日─什麼是精進?

  5月7日─什麼是精進?

  精進是修行時的一種態度,其中有著許多涵意──包括了不放逸、不懶散、努力、勇敢、不放棄的精神。佛法裏非常強調精進,它是「五根」、「五力」、「六波羅蜜」裏重要的修行條件。

  傳統上,佛教對于精進的解釋大致分爲四個方面:

  一、已生惡令永斷:對已經做過的惡業,不再做,停止造惡。

  二、未生惡令不生:對還沒有做過的惡業,不造做,不使生起。

  叁、已生善令增長:對已經做過的善業,繼續努力,使之增長。

  四、未生善令得生:對還沒有做過的善業,努力造做,使它生起。

  這就是「四正勤」,說明精進不是莽撞、任意的態度,而是可以衡量、檢視的,它是一種有方向的努力。

  《毗婆沙論》有譬喻說明:「斷已生惡法,猶如除毒蛇;斷未生惡法,如預斷流水;增長于善法,如溉甘果栽;未生善爲生,如鑽木出火。故名四正勤。」

  菩薩精進,應作叁種思惟:「若我不作,不得果報。若我不自作,不從他來。若我作者,終不失。」

  我們閱讀釋迦牟尼佛的本生及傳記,也可知道佛陀在成佛之前,曾經累世行菩薩道,精進修行;成佛後至涅槃時,也是精進不息,持續教導、利益無量衆生。佛陀本身就是精進不懈的模範,所以精進能爲菩薩伴侶,破魔殺賊,乃至成佛。

  

  如佛雖背有小疾而臥,聞阿難爲大衆說精進時,即從座起而贊精進。

  精進菩薩雖知諸法皆空無所有而不證涅槃,憐愍衆生,集諸善法。

  精進菩薩誓願令衆生得樂,當不自惜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