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3月24日─什麼是功德?

  3月24日─什麼是功德

  

  《如是語經》說我們的善行果報會帶來幸福與安甯,所以功德是幸福、如意、喜樂、愉悅的同義詞。功德是福樂,修行善巧方便是帶給自己福樂的泉源。

  功德是帶來輪回之中善果的善業,它能引生世間利益,譬如良好的重生、財富、美貌、成功,同時它也是出世利益的助緣。因此,佛陀敦促弟子培育功德,並常常講述自己在過去生中修習功德的事例。

  善行有許多形式,簡單講有以下兩類:

  (1)作爲因的功德,也就是我們得做的善行。

  (2)作爲果的功德,也就是來自我們善行的福報。

  若以禅修來比喻,功德像是「止」的坐墊,是甯靜的基礎。假如我們行善——說善語、做善事、布施、慈悲,那麼心就會體驗喜樂。而那些善行與喜樂,也會成爲定力與甯靜的因緣。

  善行的功德與布施的力量能趨向喜樂,正是那種善巧的喜樂,構成了定力與明辨的基礎。所以禅修者不能入定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們未累積足夠的功德。

  佛陀不斷強調布施與持戒的重要性。在修行道上,我們應當培育、開展自己施舍與戒德的心,時時自問:「今天,我做了什麼功德事?」

  許多人都想修行功德,到處找功德,但卻不見有多少人尋求戒惡之道。他們這麼想要功德,卻不知道戒惡就是行善的開始,就是功德。

  佛教的功德是棄絕惡行。當我們戒惡時,就不再繼續造業了。沒有苦時,就有平靜。平靜的心是清潔的心,無瞋且清明。所以佛說:心清淨,是世上最高的功德。

  

  善業功德有叁種利益:

  一、功德能趨吉避凶。

  二、功德在命終時,能帶來安甯;並決定衆生來世生人、天善趣。

  叁、功德的不斷累積,是可以燃燒煩惱的薪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