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禍、福相依
從前在某個村子裏,有一個年輕人出外狩獵,意外地捕捉到一匹野馬。他高興地帶著馬回家,村子裏的人們都相當羨慕年輕人的好運。
然而,年輕人後來爲了馴服野馬,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下,跌斷了腿。大家知道這件事之後,村人們便開始謠傳,野馬是不祥之物,因此才爲年輕人帶來了災禍!而年輕人的家人也開始對這匹馬心生怨恨。
不良于行的年輕人,只得留在床上長期休養。這時,好戰的國王強行征兵,整個村子內的男丁全部被抓去充軍,很多人不是死在戰場上,便是受了傷、成了殘缺;只有躺在病床上的年輕人,因摔斷了腿而免于征召。從此,村人們又認爲這匹野馬會帶來福氣,才讓年輕人避開兵役,逃過一劫。
看完這個故事,是否會覺得禍、福真是不確定的事呢?這正是所謂的「禍福無常」,從許多生命經驗裏我們都可以知道,禍、福隨時都會發生,有些事一時更是看不出究竟是福還是禍。
我們過去所造的業力,有善業、也有惡業,自然會引致有好有壞的業果;但是我們往往只想要好的果報,而常常對于現實中不順遂的種種感到痛苦!
所以,佛陀要我們以平等心對待幸與不幸,但是佛更進一步教導,有方法可以積聚很大的「福」,使得「禍」無緣上門;而且還有方法可以徹底解決「禍」的問題,使它永遠不再發生。這方法便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要不做損人不利己、損人利己之事,多做利己利人的事,自然能防止禍之産生,迎致福的降臨。
心念善,自召福;心念惡,禍殃至。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福與禍全憑一心。我們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快樂和福報都來自于自己的善行,而所有的逆緣和問題也都來自于自己的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