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想想什麼是佛法
《增一阿含經》內記載:有一次大迦葉問阿難:「有沒有一個偈頌能夠涵蓋佛教所有的修行科目(叁十七道品及諸法)呢?」阿難回答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接著阿難便說明原因:「諸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諸善奉行,心意清淨;自淨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惑想。戒清淨者,意豈不淨乎?意清淨者,則不顛倒;以無顛倒,愚惑想滅。」之後,阿難再次強調「一偈之中,盡具足諸佛之教及辟支佛、聲聞之教。」
可見,「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最能代表佛法的特質。
在此也將這句重要的偈語分別淺釋如下:
一、「諸惡莫作」——不做任何傷害他人和自己的事,也勸人不要做種種惡。這是消極的持戒。
二、「諸善奉行」——對衆生(包含自己)任何有真實利益的事都要做,也勸人行善、造福。這是積極的持戒。
叁、「自淨其意」——隨時覺察自己的心念,去除任何不正顛倒的念頭,積極培養善念。這是開顯智慧的必要條件,也是修行的目標——身、口、意叁業清淨。
四、「是諸佛教」——最後這句是說以上叁句乃是過去佛用來教誡弟子之語,同樣佛陀也如此教導我們。
這四句話即是《七佛通誡偈》,涵蓋所有佛法之精義。簡單地說,不做任何壞事,培養所有的善行,清淨自己的心念,就是一切諸佛的教誨。
如果只是聽聞法的教導而不去實踐,那麼,你就像湯鍋裏的一根杓子,每天都在鍋子裏,卻不知道湯的滋味。我們知道什麼是佛法之後,接下來就應該不斷地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