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山的意義
1.步步高升-從山下拜到山上,越拜越高。
2.裏外兼修-從山外拜到殿內,表示平時除注重心外,也注重心內。
3.廣結善緣-從一人拜到萬人,表示越聚越多,越多越有。
4.法喜充滿-從貢高拜到恭敬,越恭敬越有佛法,越有佛法越會有快樂。
拜佛不僅有諸佛菩薩、謢法龍天爲我們加持,過去有多少人在朝山時都有奇異,故我們不一定要到心外去找靈感,每一人的內在都有奇異的靈感,我們在朝山禮佛時
可以拜出我們的健康來。
可以拜出我們心地的光明來。
可以拜出我們心裏的清淨來。
可以拜出我們人生升華的境界來。
禮佛雖是拜在地下,但人格尊嚴從這禮拜中更升華,拜是與佛菩薩交流往來,與佛接心,讓我們大家心中都有佛。佛拜在我們心中,眼所看到的世間,那一樣東西不是佛;心中有佛,耳所聽到的車聲、人聲,那一樣不是如來說法的音聲?這一拜心中有佛,自己的行住坐臥,那一樣不是如佛的莊嚴威嚴。在朝山拜佛的修行中,要將自己的歡喜、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清淨、自己的健康、自己的財富都拜出來。所以朝山的本意在朝見諸佛,而禮拜諸佛更是要用一種虔敬、清淨的心來朝見。
朝山的功德
1.廣結善緣-所謂朝山總以朝禮佛教名山聖地爲前提,昔大陸四大名山(普陀、九華、五臺、峨嵋)盡是朝山者的目標,因爲法緣殊勝,此四大名山往往是菩薩示現的道場,所以凡是朝山者,以其虔誠、墾切即感種種現瑞,事實上,朝山壯舉即是一種爲法不計辛苦的表現。
2.消除業障-修行爲何?當以消除業障,業障深重,若不經一番磨練何得消除?因此,有許多人主張“苦行”,在苦行中,叁步一拜的朝山方式,最爲感人,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因此許多大德高僧于各種苦行中多采取朝山壯舉。
3.折服我慢-禮佛一方面可消除業障,增加福慧,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折服我慢,尤其叁步一拜朝山的時後,不管有幾雙眼睛盯著你,而你仍然是五體投地,這時,試想我慢之心如何生起,時常朝山,便是時時消除我慢。我慢若除,世界宇宙還有什麼容不下的?其身心之自在與喜悅更非局外人所知。
4.考驗道心-「修行」是一條艱巨的道路,若不能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話,往往是徒勞無功的,如何培養堅定的道心是要緊的事。朝山可以培養道念,當你從遙遠的路邁向聖地時,如果途中經不起種種考驗,如何能達到聖地呢?所以,朝山正是考驗道心及毅力的時候。
朝山的利益
1.個人-可建立信仰力量
可增益謙虛心懷 可鍛煉忍耐毅力
可獲得身心健康 可宣發廣大願力
可培養高尚人格 可堅固道心正念
2.大衆-可增加家庭和樂
可增進朋友情誼 可促進團體融和
可廣結社會衆緣 可培養正當運動
可淨化社會風氣
「以朝聖淨化身心」是佛光山社會教育事業中的一環,而且,自古以來「朝山」一直是修行人最喜歡的法門之一,因爲修行人從虔誠的禮拜中,可以消除煩惱,去除業障,及培養謙卑的心。
誠如星雲大師對朝山的信衆所開示的:「朝山的意義在于:
1.朝山是以朝禮佛教名山聖地爲主,如昔日中國的四大名山(普陀山、九華山、五臺山、峨嵋山)法緣都很殊勝。所以,只要以虔誠墾切的心來朝山禮佛,都可以與佛接心結緣。
2.消除業障,所謂『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信衆在聲聲的佛號中,洗滌雓染心;在叁步一拜的禮拜中,忏悔業障。
3.折服我慢,佛法在恭敬求,從禮拜中可以培養謙沖恭敬的心。
4.考驗道心,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正是朝山法門的最佳寫照,因此朝山可以考驗修行人的道心和毅力。
朝山雖然是『拜』在地上,但人格尊嚴卻從中升華,因爲『拜佛』可以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所以,只要心中有佛,耳朵所聽,眼睛所看,都會是如來的說法與示現。因此,我們朝山拜佛要能『拜』出自己的歡喜;『拜』出自己的智慧;『拜』出自己的清淨;『拜』出自己的信仰;『拜』出自己的健康;『拜』出自己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