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深入慈濟大藏經

  深入慈濟大藏經

  證嚴上人

  

  年輕人是令人羨慕的一群,然而現在的年輕人是否知道自己很有福?人生要知福、惜福,更重要的是造福人間。 人世間最苦的人就是不知福、不知足。有些人一生坎坷、挫折重重,但是他們苦過來,更能夠發心立願爲苦難人付出;這種人也許並沒有享受過什麼幸福的日子,卻因爲知福,明白健康就是福,有多余的力量就要去付出,因而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傳承慈濟八大腳印

  

  我要感恩所有的慈濟人,因爲他們將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都當成自己人生的使命。無論慈善、醫療、教育、人文,他們都很勇敢地一肩扛起;再加上國際赈災、骨髓移植的宣導、社區志工、環保志工,合爲八大腳印。慈濟人就是一步八腳印,師父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會說的人沒什麼,會做的人,才是真正爲人間在造福的人。

  

  感恩一群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們。從慈青成立迄今,十多年的時間,一路相伴、從旁關懷;每年的寒暑假,一有慈青活動,都少不了這群爸爸、媽媽們回來服務與陪伴。

  

  我還要感恩慈青學長們,想當年,他們也是慈青,剛進大學就開始投入、承擔,要以身作則帶領同侪,也要參與活動親力親爲;畢業之後,並沒有舍棄慈青團體,踏出社會就業,仍履行當慈青時發的願:要生生世世行在慈濟路上,擔負起傳承的責任。

  

  慈青學長們陸續都成爲慈誠隊、慈濟委員;每屆畢業慈青,愈來愈多人投入慈濟,讓我感到真有希望。我常說社會的希望在青年,但願這些青年能了解我的心,一層一層接棒傳承。

  

  

  佛陀爲解除衆生之苦而出家

  

  有人會質疑社會與師父有什麼關系?出家人雖然出塵離俗,實則與大社會關系密切。除非逃避人生,選擇獨善其身,才會遠離人群,但這就不是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育是更積極地投入人生,看看釋迦牟尼佛,他是不是很厭世才離開家庭?不是。他是因爲體會到人生的苦,要更積極地開創人生道路才出家。

  

  有的人會覺得奇怪,身爲一國太子,集衆人寵愛于一身,苦在哪裏?兩千多年前,悉達多太子正值年輕,卻已展露智慧,舍棄小家庭,爲天下蒼生創造幸福,爲苦難人開出一條解脫的道路。

  

  這正是佛陀偉大之處,假如苦在自己,爲了解脫苦才去修行,這不算什麼,就因爲苦並不在自己,是看到別人的苦,想要去解脫別人的苦,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因此釋迦牟尼佛才會受這麼多人的尊重與敬愛,他能舍棄小我的家庭、國家;投入普天之下的大家庭,廣度芸芸蒼生,這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願力,真的不容易。

  

  大慈,就是期待普天之下的人人,都能得到幸福、平安,都能快樂,這就是慈。

  

  但是人生多苦難,悲苦人生很多,無論是天災人禍,或者人我是非、愛恨情仇的牽扯,都很悲淒、痛苦;除此之外,還有物資缺乏,貧窮、饑餓、瘟疫,真是苦不堪言。

  

  佛陀將這些芸芸衆生的苦,攬在自己身上,這叫做同體大悲;從這麼多苦難人的身上,體會到那種悲痛的感情,以同理心殷切地對待芸芸衆生實,這就是生命共同體。我常說,人傷我痛,人苦我悲。這也是佛菩薩的心情。

  

  所以在人間的菩薩,對天下衆生都是抱持著這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懷,佛陀已經覺悟了,開出這條康莊大道,引導我們跟隨他的步伐走。我們不得不急起直追。

  

  叁界如火宅

  

  《法華經》中譬喻世間是高廣華屋,然而日積月累、年久失修,大宅慢慢地毀壞;在大宅裏有群懵懂的孩子,安逸的生活一久,就只知道吃喝玩樂,也逐漸地脫序。

  

  這座大宅在傾圮毀壞中,突然間還起火蔓延,愈燒愈烈。這群孩子卻是很愚癡,看到火不知道驚恐,還想要玩火。正在危險之際,有他們的父親大長者看了很不舍;一直回過頭,呼籲孩子們:「趕快出來,裏面很危險!外面有安全的地方。」

  

  孩子們仍我行我素。這位長者就在外面設了一些好玩的大牛車、羊車、鹿車,才吸引那些孩子走出火宅。

  

  安全之後長者還說:「這叁輛車,其實載物有限。最重要的,後面有一輛無量的大車,我要給予人人最尊貴的大車。」

  

  火宅就譬喻這個世間萬事萬物阇不離成、住、壞、空法則,地球也不例外。衆生的心卻已經不守軌道,凝聚共業,就有一股力量,讓地球的氣流紊亂,慢慢地摧毀山河大地。

  

  要救世先要救心,那位長者要給孩子們大車,正意味佛陀劉給我們的是大乘法門。能引導人人走上菩薩道,邁向清淨明朗的境地。

  

  深入慈濟大藏經,學習佛陀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慈濟負有時代使命,在國際間,哪裏有災難,慈濟人的身影就在哪裏出現,去拔苦與樂。譬如印尼、大亞齊、斯裏蘭卡,都受到南亞海嘯嚴重摧毀破壞,數十萬人在這波海嘯中喪生,無以計數的建築、物資毀于一旦。

  

  「藍天白雲」及時在受傷的土地上出現,走入受災最嚴重的地方,給予災民直接貼切的膚慰。人人都能透過慈濟全球網站,看到全球慈濟人普遍在國際間的足迹;同時也看到無論離我們多麼遙遠的地方,一旦有苦難,慈濟人都會視爲家庭的一個角落受傷害。

  

  盡管不同膚色、種族、宗教的人,慈濟人都當作一家人。這就是佛陀教育我們,人人以普天下蒼生的幸福爲己任,爲苦難衆生拔苦與樂,才是實踐佛陀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精神。

  

  天下這麼大,一個人做得來嗎?不行,需要很多人來做;就時間而言,一代人做得完嗎?做不完,必須代代傳承。所以慈青菩薩們,真是慈濟世界的希望,也是社會、人類的希望,大家要發心立願。

  

  就有道而正焉

  

  看到許多慈青在校時,永敢承擔起營隊隊輔,社長、幹部等工作,並且一路傳承給學弟妹。有的人更精進投入委員、慈誠的培訓,也有人培訓完畢,已經受證,繼續爲社會付出,愈多人發揮自愛愛人的良能,社會就會充滿愛的循環,尤其年輕人是社會的主力,期盼更多人加入人間菩薩的行列。

  

  不久前,教育部宣布發禁解除。我努力多時,才看到留長發、梳辮子、沒有披頭散發、亮麗整齊的年輕女孩,男孩也有男孩子的氣慨,發禁解除後,大家要能自製自愛,這樣我才能安心。

  

  在各自的學校裏要做好榜樣,能夠同學度;進入社會後也能以身作則來引導同年紀的朋友,讓他們知道人生心靈的正確方向。

  

  我最近常說,媒體報導,不要只是「報」而不「導」。這個「導」字,是「道」字下一個「寸」;凡夫在迷茫中一時會走錯路,走錯了會很後悔。所以人生不只不要走錯路,還要走正路。如何才能正?在「道」中分「寸」不差,才叫做正道,就能引導別人,這叫做「就有道而正焉」。

  

  人人都多疼惜自己一點,將自己照顧好,確定自己人生的目標,不要有絲毫的偏差。在前面有慈青學長們,還有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們,爲慈濟、爲社會人群無私地付出,我們要向他們看齊,跟隨他們的腳步,做就對了。

  

  走正道的人,在前面一步一步的踏實開拓,後面有人步步踏實跟上來。要感恩所有的慈濟人都發心立願行菩薩道,希望在慈濟的菩薩道上,法親們能互相扶持,一路走好,一寸都不能偏差,就能一個度一個地不斷將慈濟法脈傳下去。

  

  (節錄自 940730 慈青暑期初階幹訓營圓緣上人開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