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現在的知識分子不信佛,因爲他們沒見過佛,認爲佛是一種神話。不信僧是因爲他覺得現在的出家人有的言行舉止不太好,跟凡夫差不多。但他相信法寶。因爲他是個知識分子,通過思辨他學習佛教中的哲學,覺得佛教的緣起性空很有道理,所以無形當中就信了法,並奉行。這算不算皈依?他這樣修煉能不能證得空性?
不算。也不能證得空性。雖然證悟空性條件的四學定並沒有講到與叁寶之間的關系,但還是有關系的。從深觀派和廣行派傳承的角度來講,你僅僅在字面上或理論上了解一些東西是不夠的,要想如理如法的修行的話還需要深觀派的傳承,這樣修空性的話加持力是不一樣的。當然,你這樣修的話肯定會減少煩惱增加智慧。因爲佛法本來就是一個沒有錯誤的智慧的觀點,所以會有一些效果,但不信佛的話,想成佛解脫是不可能的。得不到佛的傳承也得不到佛的加持。僅僅在理論上修持暫時的效果會有,但究竟的效果是不會有的。
問:愛因斯坦不需要皈依,僅僅依靠他的聰明才智就能研究透成爲大科學家,那麼把他那種智力轉化到研究空性上來天天琢磨,然後也通過禅定的方法來做實驗有沒有解脫的可能,爲什麼?
沒有。愛因斯坦雖然有世間的聰明才智,但是沒有具備證悟空性的條件。證悟空性的條件是戒定慧,這裏的“慧”不是一般的聰明,而是證悟空性的大智慧。你證悟空性的基礎是定,定的修行方法也是不同的。內道修定外道也修定,證悟空性的那種定力是跟戒有關系的,戒定慧的“戒”有居士戒,出家戒等等各種戒。戒律清淨的情況下定力就比較強了,這樣才有證悟空性的機會。而不是說你在理論上字面上了解一些就是證悟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