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部123經 不可思議-未曾有經

  漢譯經文中部123經/不可思議-未曾有經(空品[13])(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那時,衆多比丘食畢,從施食處返回,集合在講堂共坐,出現這樣的談論:

  「不可思議啊!學友們!未曾有啊!學友們!如來的大神通力狀態、大威力狀態,確實因爲如來知道關于過去已般涅槃、已切斷戲論、已切斷路徑、已終結輪回、已超越一切苦的諸佛:『那些世尊的出生是這樣的;那些世尊的名字是這樣的;那些世尊的姓氏是這樣的;那些世尊的戒是這樣的;那些世尊的法是這樣的;那些世尊的慧是這樣的;那些世尊的住處是這樣的;那些世尊的解脫是這樣的。』

  當這麼說時,尊者阿難對那些比丘這麼說:

  「不可思議啊!學友們!如來具備不可思議法,未曾有啊!學友們!如來具備未曾有法。」

  這裏,那些比丘之間的這談論被中斷。

  那時,世尊在傍晚時,從靜坐禅修中起來,去講堂。抵達後,在設置的座位坐下。坐好後,世尊召喚比丘們:

  「比丘們!現在,在這裏共坐談論的是什麼呢?談論中被中斷的是什麼呢?」

  「大德!這裏,食畢,從施食處返回,集合在講堂共坐,出現這樣的談論:『不可思議啊!學友們!未曾有啊!學友們!如來的大神通力狀態、大威力狀態,確實因爲如來將知道過去般涅槃、切斷戲論、切斷路徑、終結輪回、超越一切苦的諸佛:「那些世尊的出生是這樣的;……名字是這樣的……姓氏是這樣的……戒是這樣的……法是這樣的……慧是這樣的……住處是這樣的;那些世尊的解脫是這樣的。」』大德!當這麼說時,尊者阿難對我們這麼說:『不可思議啊!學友們!如來具備不可思議法,未曾有啊!學友們!如來具備未曾有法。』大德!這是我們談論中被中斷的被中斷的,這時世尊抵達。」

  那時,世尊召喚尊者阿難:

  「阿難!因此,在這裏,請你說明更多如來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菩薩正念、正知地往生兜率天。』大德!菩薩正念、正知地往生兜率天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菩薩正念、正知地存續于兜率天中。』大德!菩薩正念、正知地存續于兜率天中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菩薩盡其壽命地存續于兜率天中。』大德!菩薩盡其壽命地存續于兜率天中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菩薩從兜率天死去後,正念、正知地入母胎。』大德!菩薩從兜率天死去後,正念、正知地入母胎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從兜率天死去後,正念、正知地入母胎時,那時,包括天、魔、梵的世間;包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的世代中,無量偉大的光明出現于世間,勝過了諸天衆的天威,即使在那些世界中間空無防護的、暗黑的、黑暗的黑夜的,以日月這麼大神通力、這麼大威力而光明不領納處,也有無量偉大的光明出現于世間,勝過了諸天衆的天威,往生那裏的衆生以那光明相互覺知:「先生!往生這裏的其他衆生確實存在。」而這十千世界震動、搖動、顫動,無量神聖的光明出現于世間,勝過了諸天衆的天威。』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入母胎時,四位天子來守護四方,不讓人或非人或任何東西加害那位菩薩或菩薩的母親。』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入母胎時,菩薩的母親成爲持戒者:離殺生,離未給予而取,離邪淫,離妄語,離榖酒、果酒、酒放逸處。』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入母胎時,菩薩的母親不對男子生起伴隨欲類的心意,並且,菩薩的母親不能被任何男子以染心征服。』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入母胎時,菩薩的母親是得到五種欲者,她具備、具足五種欲自娛。』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入母胎時,菩薩的母親不生任何病,菩薩的母親是身不疲倦的快樂者,菩薩的母親透過胎看見菩薩全部肢體與肢節,不缺諸根,阿難!猶如美麗的、出色的、八個切割面的、作工細致的琉璃寶珠,在那裏,被藍或黃或紅或白或淡黃線綁住,有眼男子拿它在手掌上後能觀察:「這美麗的、出色的、八個切割面的、作工細致的琉璃寶珠,在那裏,被藍或黃或紅或白或淡黃線綁住。」同樣的,阿難!當菩薩入母胎時,菩薩的母親不生任何病,菩薩的母親是身不疲倦的快樂者,菩薩的母親透過胎看見菩薩全部肢體與肢節,不缺諸根。』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出生七天,菩薩的母親死了,往生兜率天。』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不像其他女子懷胎九或十個月後生産,菩薩的母親生菩薩不是這樣,菩薩的母親懷胎滿十個月後生菩薩。』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不像其他女子坐著或躺著生産,菩薩的母親生菩薩不是這樣,菩薩的母親就站著生菩薩。』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出母胎時,第一位接他的是天子,人們在後。』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出母胎時,菩薩未著地前,四位天子接他後,安置在母親前:「請你喜悅,皇後!你具大威力的兒子出生了。」』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出母胎時,明淨地出:不被水沾汙,不被粘液沾汙,不被血液沾汙,不被任何不淨的沾汙,明淨的、清淨的,阿難!猶如珠寶放置在迦屍出産的布上,珠寶既不弄髒迦屍出産的布,迦屍出産的布也不弄髒珠寶,那是什麼原因呢?兩者都是清淨的狀態。同樣的,阿難!當菩薩出母胎時,明淨地出:不被水沾汙,不被粘液沾汙,不被血液沾汙,不被任何不淨的沾汙,明淨的、清淨的。』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出母胎時,兩道水流從空中出現:一冷一熱,對菩薩與母親作水洗。』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剛剛出生時,他平均地以兩腳站在地上,在白色傘跟隨下,面朝北交互走七步,環顧四方,如公牛之語說:「我是世間最高的,我是世間最勝的,我是世間最上的,這是最後生,現在,不再有再生了。」』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我在世尊面前聽聞、領受此:『阿難!當菩薩出母胎時,那時,包括天、魔、梵的世間;包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的世代中,無量偉大的光明出現于世間,勝過了諸天衆的天威,即使在那些世界中間空無防護的、暗黑的、黑暗的黑夜的,以日月這麼大神通力、這麼大威力而光明不領納處,也有無量偉大的光明出現于世間,勝過了諸天衆的天威,往生那裏的衆生以那光明相互覺知:「先生!往生這裏的其他衆生確實存在。」而這十千世界震動、搖動、顫動,無量神聖的光明,出現于世間,勝過了諸天衆的天威。』大德!……(中略)者,大德!我憶持如來這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阿難!因此,在這裏,請你也憶持這如來的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這裏,阿難!如來的受生起[時]他知道、出現[時]他知道、滅沒[時]他知道;想生起[時]他知道、出現[時]他知道、滅沒[時]他知道;尋生起[時]他知道、出現[時]他知道、滅沒[時]他知道,阿難!請你也憶持這如來的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大德!世尊的受生起[時]他知道、出現[時]他知道、滅沒[時]他知道;想生起[時]他知道、出現[時]他知道、滅沒[時]他知道;尋生起[時]他知道、出現[時]他知道、滅沒[時]他知道者,大德!我也憶持這如來的不可思議的未曾有法。」

  這就是尊者阿難所說,大師認可。而那些悅意的比丘歡喜尊者阿難所說。

  不可思議-未曾有經第叁終了。

  「如是我聞(SA/DA);我聞如是(MA);聞如是(AA)」,南傳作「我聽到這樣」(Evaṃ me sutaṃ,直譯爲「這樣被我聽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我聽到這樣」(Thus have I heard)。 「如是我聞……歡喜奉行。」的經文格式,依印順法師的考定,這樣的格式,應該是在《增一阿含》或《增支部》成立的時代才形成的(參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9),南傳《相應部》多數經只簡略地指出發生地點,應該是比較早期的風貌。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無有障蔽(MA.32)」,南傳作「世界中間空無防護的」(lokantarikā aghā asaṃvut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無底的世界中間空虛處」(abysmal world interspaces of vacancy),並引注釋書上的解說,這是指叁個世界系統中間8000由旬的空間,就像叁個車輪或叁個缽互相接觸,其間的空間,往生這裏的衆生都是犯重罪者。

  「思想(MA.32)」,南傳作「尋」(vitakk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想法」(thoughts)。

  「已切斷戲論」(chinnapapañce),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切斷增殖[的糾結]」(cut [the tangle of] proliferation)。「戲論」(papañca),另譯爲「障礙;迷執;妄想」。

  「住處是這樣的」(evaṃvihārī,直譯爲「這樣的住處」),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他們的[入定]滯留是這樣的」(their abiding [in attainments] was thus)。

  「相互覺知」(aññamaññaṃ sañjānanti,另譯爲「互相解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相互理解」(perceived each other)。

  「已切斷路徑」(chinnavaṭume),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打破循環」(broke the cycle)。

  「如來的受生起[時]他知道」(tathāgatassa viditā vedanā uppajjanti,直譯爲「對如來而言,受生起[時]被知道」),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對如來,當受生起時被知道」(for the Tathagata feelings are known as they arise)。

  

《中部123經 不可思議-未曾有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