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經文中部23經/蟻丘經(譬喻品[3])(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當時,尊者鸠摩羅迦葉住在盲者的林園。
那時,當夜已深時,容色絕佳的某位天神使整個溫泉園發光後,去見尊者鸠摩羅迦葉。抵達後,在一旁站立;在一旁站好後,那位天神對尊者鸠摩羅迦葉這麼說:
「比丘!比丘!這蟻丘夜裏冒煙,白天著火燃燒,婆羅門這麼說:『善慧者!拿刀挖開。』
當善慧者拿刀挖開時,看見橫木:『尊師!是橫木。』
婆羅門這麼說:『抛開橫木,善慧者!拿刀挖開。』
當善慧者拿刀挖開時,看見蛤蟆:『尊師!是蛤蟆。』
婆羅門這麼說:『抛開蛤蟆,善慧者!拿刀挖開。』
當善慧者拿刀挖開時,看見分叉:『尊師!是分叉。』
婆羅門這麼說:『抛開分叉,善慧者!拿刀挖開。』
當善慧者拿刀挖開時,看見篩子:『尊師!是篩子。』
婆羅門這麼說:『抛開篩子,善慧者!拿刀挖開。』
當善慧者拿刀挖開時,看見龜:『尊師!是龜。』
婆羅門這麼說:『抛開龜,善慧者!拿刀挖開。』
當善慧者拿刀挖開時,看見屠刀與切肉板:『尊師!是屠刀與切肉板。』
婆羅門這麼說:『抛開屠刀與切肉板,善慧者!拿刀挖開。』
當善慧者拿刀挖開時,看見肉片:『尊師!是肉片。』
婆羅門這麼說:『抛開肉片,善慧者!拿刀挖開。』
當善慧者拿刀挖開時,看見龍:『尊師!是龍。』
婆羅門這麼說:『別管龍!不要碰龍!請你對龍作禮敬!』
比丘!你應該去問世尊這些問題,你應該依據世尊的解說憶持。
比丘!我不見在這包括天、魔、梵的世間;包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的世代中,除了如來或如來的弟子或從他們聽聞以外,對這些問題能以解答使心滿意者。」
這就是那位天神所說。
說了這個後,就在那裏消失了。
那時,當那夜過後,尊者鸠摩羅迦葉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尊者鸠摩羅迦葉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夜,當夜已深時,容色絕佳的某位天神使整個溫泉園發光後,來見我。抵達後,在一旁站立。大德!在一旁站好後,那位天神對我這麼說:『比丘!比丘!這蟻丘夜裏冒煙,白天著火燃燒,婆羅門這麼說:「善慧者!拿刀挖開。」當善慧者拿刀挖開時,……(中略)除了如來或如來的弟子或從他們聽聞以外,對這些問題能以解答使心滿意者。』」
這就是那位天神所說。
說了這些後,就在那裏消失了。
大德!什麼是蟻丘?什麼是夜裏冒煙?什麼是白天著火燃燒?誰是婆羅門?誰是善慧者?什麼是刀?什麼是挖開?什麼是橫木?什麼是蛤蟆?什麼是分叉?什麼是篩子?什麼是龜?什麼是屠刀與切肉板?什麼是肉片?什麼是龍?」
「比丘!『蟻丘』,這是對于父母生成、米粥積聚、無常削減、磨滅、破壞、分散法之四大身的同義語。
比丘!凡在夜裏隨尋思、隨伺察關于白天的業,這是夜裏冒煙。
比丘!凡夜裏隨尋思、隨伺察後,在白天以身、語、意從事的業,這是白天著火燃燒。
比丘!『婆羅門』,這是對于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的同義語。
比丘!『善慧者』,這是對于有學比丘的同義語。
比丘!『刀』,這是對于聖慧的同義語。
比丘!『挖開』,這是對于活力激發的同義語。
比丘!『橫木』,這是對于無明的同義語;『抛開橫木:舍斷無明,善慧者!拿刀挖開。』這是這個道理。
比丘!『蛤蟆』,這是對于由忿而惱的同義語;『抛開蛤蟆:舍斷由忿而惱,善慧者!拿刀挖開。』這是這個道理。
比丘!『分叉』,這是對于疑惑的同義語;『抛開分叉:舍斷疑惑,善慧者!拿刀挖開。』這是這個道理。
比丘!『篩子』,這是五蓋的同義語,即:欲的意欲蓋、惡意蓋、惛沈睡眠蓋、掉舉後悔蓋、疑惑蓋;『抛開篩子:舍斷五蓋,善慧者!拿刀挖開。』這是這個道理。
比丘!『龜』,這是對于五取蘊的同義語,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抛開龜:舍斷五取蘊,善慧者!拿刀挖開。』這是這個道理。
比丘!『屠刀與切肉板』,這是對于五種欲的同義語,即:有能被眼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貪染的色;有能被耳識知,……(中略)的聲音;有能被鼻識知,……(中略)的氣味;有能被舌識知,……(中略)的味道;有能被身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貪染的所觸;『抛開屠刀與切肉板:舍斷五種欲,善慧者!拿刀挖開。』這是這個道理。
比丘!『肉片』,這是對于歡喜與貪的同義語;『抛開肉片:舍斷歡喜與貪,善慧者!拿刀挖開。』這是這個道理。
比丘!『龍』,這是對于煩惱已盡的比丘的同義語;『別管龍!不要碰龍!請你對龍作禮敬!』這是這個道理。
這就是世尊所說,悅意的尊者鸠摩羅迦葉歡喜世尊所說。
蟻丘經第叁終了。
「安陀林」(SA),「得眼林」(GA),南傳作「盲者的林園」(andhava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盲人男子的樹林」(the Blind Men”s Grove),並引注釋書的解說,過去迦葉佛入滅時,有位名叫Yasodhara的在家弟子帶著錢要建其遺骨遺物的塔廟(cetiya),在該處遭五百位竊賊埋伏弄瞎,由于Yasodhara是聖弟子,竊賊們受到立即的業報(immediate kammic result)而失去光明(straightaway lost their own vision)。他們繼續住在那裏,因此成爲「盲者的林園」,比丘、比丘尼經常爲了獨處(seclusion)進入這裏。此處在舍衛城南方約3公裏,有王家守衛保護。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隨尋思、隨伺察」(anuvitakketi anuvicāreti,另譯爲「思惟、思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思考與沈思」(thinks and pon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