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傳大般涅槃經 第六章

  第六章

  01 爾時薄伽梵告尊者阿難說:「阿難,汝等中若有人作如是思維:『導師的教言已畢,我們無複有導師。』實非如此,不應作如是觀。阿難,我爲汝等所建立的法與戒,于我去世後應爲汝等的導師。」

  02 「阿難,「朋友」一詞爲現時諸比丘互相沿用的稱呼,于我去世後不應再用。阿難,年長的比丘應呼年幼比丘的名或姓,或稱「朋友」;但年幼者應稱年長者爲「大德」或「尊者」。

  03 「阿難,于我去世後,若僧團同意可以舍微小戒。」

  04 「阿難,于我去世後應向疆那比丘施行梵罰。」「但,世尊,何名梵罰?」「阿難,聽任疆那比丘隨意說話,諸比丘不應與之交談,不勸告他,亦不教訓他。」

  05 爾時薄伽梵告諸比丘說:「諸比丘,若比丘心中于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即當谘詢,不應後業自責說:『當面對導師時,我等未能親向如來谘詢!』」他如是語已,諸比丘皆默然。第二及第叁次薄伽梵告諸比丘說:「諸比丘,若比丘心中于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即當谘詢,不應後來自責說:『當面對導師時,我等未能親向如來谘詢!』」至于第叁次諸比丘仍皆默然。于是薄伽梵告諸比丘說:「諸比丘,若你們是爲了尊師,故不發問,可令其友人互相轉達。」他如是語已,諸比丘仍皆默然。

  06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誠奇妙不可思議!我深信此大衆中沒有一比丘于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阿難,你之所說是出自淨信。但如來也確知此事:在此大衆中沒有一比丘于佛法僧正道等有所惑疑。阿難,于此五百比丘中連最落後者亦取得預流果,將不墮惡趣,亦決定證取正覺。」

  07 爾時薄伽梵語諸比丘說:「諸比丘,現在我勸告汝等:諸因緣法含固有毀壞。大家應自精勤,證取道果!」此爲如來的最後遺教。

  08 于是薄伽梵即入初禅,從初禅起入第二禅,從第二禅起入第叁禅,從第叁禅起入第四禅,從第四禅起入空處定,從空處定起入識處定,從識處定起入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起入非想非非想定。爾時尊者阿難語尊者阿□樓馱說:「大德阿□樓馱,薄伽梵已入圓寂!」「朋友阿難,如來尚未圓寂,他是入于滅想定。」

  09 于是薄伽梵從滅想定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從非想非非想處定起入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起入識處定,從識處定起入第四禅,從第四禅起入第叁禅,從第叁禅起入第二禅,從第二禅起入初禅,從初禅起入第二禅,從第二禅起入第叁禅,從第叁禅起入第四禅,從第四禅起如來立即入于涅槃。

  當佛陀逝世時有大地震甚可驚怖,並有天雷響震。于佛陀滅度時梵天沙航拔谛以偈頌曰:世間諸有情皆當舍諸蘊;導師亦若此世間無比倫。昔賢承繼者,智慧知見深,而今竟涅槃。于佛陀涅槃時帝釋因陀羅以偈頌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而複滅,寂滅爲樂。于佛陀涅槃時尊者阿□樓陀以偈頌曰:已舍諸貪欲,得證淨涅槃。大賢損壽時,心安隱堅定。心定不可搖,戰勝死痛苦。正如明燈滅,心解脫亦然。于佛陀圓寂時尊者阿難以偈頌曰:有大恐怖,毛發爲豎。諸事圓成,佛取滅度。于佛陀涅槃時彼諸未離欲比丘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轉悲泣說:「薄伽梵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滅何如是其迅速!」但彼諸離欲比丘念及:「諸因緣法皆無常,不要其解離,此何可能!」遂攝抑其心以忍受悲戚。

  11 爾時尊者阿□樓陀語諸比丘說:「止止,諸友,不用哭泣悲恸,是否往昔薄伽梵曾告訴我們:萬物實性如此,其與我們最親近者將要與我們分別隔離。當一物既生而成形即具分離必然性。不要其解離,此何可能,且必無此理。諸比丘,天神將責怪我等。」「但大德阿□樓陀,此諸天神屬何種類?」「朋友阿難,天上諸神還有世念,他們或披發而哭,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轉悲泣說:薄伽梵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涅槃何如是迅速!世界之光熄滅何如是其迅速!「朋友阿難,地上諸神還有世念,他們或披發而哭,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轉悲泣說:薄伽梵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滅何如是其迅速!「但彼諸離欲天神念及:『諸因緣法皆無常,不要其解離,此何可能』,遂自攝心忍受之。」

  12 爾時尊者阿□樓陀與尊者阿難議論佛法以度殘夜。其後尊者阿□樓陀語尊者阿難說:「朋友阿難,你去拘屍那羅通知該地的馬拉說:『瓦舍塔們,薄伽梵已入涅槃。請行所應行!』」「是,大德。」尊者阿難回答說,即于清晨著衣持缽,有另一比丘作伴,走向拘屍那羅。爾時拘屍那羅的馬拉正爲該事集于議事廳,尊者阿難走向該處語諸馬拉說:「瓦舍塔們,薄伽梵已入涅槃,請行所應行!」聞尊者阿難語已,馬拉們與其少年、少女及妻子皆悲哀慘淒,中心憂傷。他們或披發而哭,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轉悲泣說:「薄伽梵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滅何如是其迅速!」

  13 爾時拘屍那羅的馬拉命其侍從說:「聚集拘屍那羅所有的香、花環及音樂。」于是拘屍那羅的馬拉們攜帶香、花環,各種音樂及五百套衣著走向烏帕瓦塔那、娑羅樹林佛陀的遺體所在處。他們以歌舞,音樂,花環,名香等向如來的遺體致敬,並以其衣著作成天幕及編紮花環懸挂其上,如此他們遂度過第一天。爾時拘屍那羅的馬拉如是思維:「今日已太晚,且于明天舉行焚葬佛之遺體。」于是拘屍那羅的馬拉們以歌舞,音樂,花環、名香等向如來的遺體致敬,並以其衣著作成天幕,及編紮花環懸挂其上。如此他們遂度過第二天,第叁天,第四天,第五天及第六天。

  14 于第七日拘屍那羅的馬拉們如是思維:「讓吾人舉持如來遺體南向外出至城外之南邊地點,以歌舞、音樂、花環、名香等向如來的遺體致敬已,遂于城南舉行火葬典體。」爾時有八名領袖洗頭著新衣並如是思維:「我們將舉持如來的遺體。」但他們不能舉起。于是拘屍那羅的馬拉們語尊者阿□樓陀說:「此八名馬拉領袖洗頭著新衣並如是思維:『我們將舉持如來的遺體。』但他們不能舉起,是何因緣?」「瓦舍塔們,因爲你們有一意向,但諸天神又有另一意向。」

  15 「大德,雲何爲天神的意向?」「瓦舍塔們,你們的意向是:『讓吾人擎持如來遺體靠南方外出至城外之南邊地點,以歌舞、音樂、花環、名香等向如來的遺體致敬已,遂于城南舉行火葬典禮。』但天神的意向是如此:『讓我們擎持如來的遺體靠北方至城北進北門,經城之中區達其中央,從東門出,我們以歌舞、音樂、花環、名香等向如來的遺體致敬。其後移至位于城東馬拉們之「系寶冠寺」遂舉行火葬典禮。』」「大德,諸天神的意向既如此,且聽從之。」

  16 爾時天上曼陀羅花散布拘屍那羅全境,連廢物堆,垃圾箱也在內其--深過膝。于是天神及拘屍那羅的馬拉們以天上和人間的歌舞、音樂、花環、名香等向如來的遺體致敬。他們擎持佛之遺體靠北方至城北,進北門,經過城之中區達其中央,從東門出,遂移至位于城東馬拉們之「系寶冠寺」停放之。

  17 爾時拘屍那羅的馬拉們語尊者阿難說:「尊者阿難,我們對如來的遺體當如何處理?」「瓦舍塔們,如人處理轉輪聖王的遺體,對如來的遺體也應如此。」「大德阿難,如何是處理轉輪聖王的遺體?」「瓦舍塔們,他們以新布包裹轉輪聖王的遺體,繼以新淨棉,再以新細布纏之。如是一層布,一層棉,至各有五百層爲止,然後將其安放在有油之金棺內。複以另一金棺蓋之;用諸種香□作火葬場以焚燒轉輪聖王的遺體。于十字街頭爲之建塔。此爲人們處理轉輪聖王的遺體之法。「瓦舍塔們,人們如此處理轉輪聖王的遺體,對如來的遺體也應如此,也應在十字街頭爲如來建塔。若有人對之奉獻花香、圖繪、或禮拜肅敬,其人將獲永久福利及快樂。」

  18 爾時拘屍那羅的馬拉們命其侍從說:「聚集馬拉們所有的新淨棉。」于是拘屍那羅的馬拉們以新布包裹如來的遺體,繼以新淨棉,再以新細布纏之。如是,一層布,一層棉,至各有五百層爲止。然後將其安放在有油之金棺內,複以另一金棺蓋之;用諸種香□作火葬場,遂將如來的遺體置于其上。

  19 爾時尊者大迦葉與大比丘僧衆五百人從波婆向拘屍那羅,正在途中旅行。其後尊者大迦葉離開公路就座一樹腳下。爾時有一露體外道,手持在拘屍那羅所拾得之曼陀羅花正向赴波婆之公路走來。尊者大迦葉遙見該外道向彼走來。既相見已,語該外道說:「朋友,你應知我們的導師?」「誠然,朋友,我知之,沙門喬達摩涅槃以來已經七日。以是因緣,我獲得此曼陀羅花。」(聞是語已)彼諸未離欲比丘當一念及:薄伽梵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滅何如是其迅速!遂立即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轉悲泣。但彼諸離欲比丘念及:諸因緣法皆無常,不要其解離,此何可能!遂攝抑其心以忍受悲戚。

  20 爾時有一年老出家比丘名蘇跋陀在大衆中坐。彼語諸比丘說:「止止諸師。不應哭,也不應悲恸!我們從該大沙門獲得解脫!他常以『當應行是,不應行是』來煩擾我等。今後我們爲所欲爲。其不欲者則不爲之!」但尊者大迦葉語諸比丘說:「止止,諸比丘,不應哭,也不應悲恸,是否往昔如來曾向我們說:萬物實性如此,其與我們最親近者將要與我們分別隔離?當一物既生而成形,即具分離的必然性,不要其解離,此何可能?且必無此理!」

  21 爾時有四名馬拉領袖洗頭著新衣如是思維:「我們去燃佛之火葬場。」但香□不著火。于是拘屍那羅的馬拉們語尊者阿□樓陀說:「有四名馬拉領袖洗頭著新衣如是思維:『我們去燃佛之火葬場。』但香□不著火,是何因緣?」「瓦舍塔們,天神別有意向。」「但大德,雲何爲天神別有意向?」「瓦舍塔們,天神的意向是如此:『尊者大迦葉與大比丘僧衆五百人從波婆向拘屍那羅,正在途中旅行。香□將不會著火,不直到尊者大迦葉能頂禮佛足。』「大德,天神的意向既如此,且聽從之!」

  22 爾時尊者大迦葉走向拘屍那羅馬拉們的系寶冠寺--佛□的所在處,到已,褊袒右肩,合掌恭敬□佛□叁匝。其後,將佛足揭開,他向佛足頂禮。同時五百比丘亦褊袒右肩,合掌恭敬,□佛□叁匝,向佛足頂禮。當尊者大迦葉與五百比丘頂禮既畢,佛□遂自動著火。

  23 如來的遺體于火化後,其皮膚肉筋及骨節液汁既不見炱,亦不見灰,唯骨存在。正如酥油焚盡後,既不見炱,亦不見灰。因此,薄伽梵的遺體于火化後,其皮膚肉筋及骨節液汁,既不見炱,亦不見灰,唯骨存在,亦複如是,而五百張細布,其最初與最後盡皆燃化。薄伽梵的遺體既火化已,天降甘霖熄佛□火;地出湧泉熄佛□火;而拘屍那羅的馬拉們以諸香水熄佛□火。爾時拘屍那羅的馬拉們于其議事廳內以弓作壁壘來環□佛骨。七日中均以歌舞、音樂、花環、名香等致其恭敬供養。

  24 爾時摩竭陀阿□世王--韋提希之子聞悉薄伽梵已于拘屍那羅入涅槃。于是該王遣使向拘屍那羅的馬拉說:「薄伽梵是刹帝利,我亦是刹帝利。我應獲得舍利一份。我將爲之起塔並興供養。」□舍離的隸車聞悉薄伽梵已于拘屍那羅入涅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屍那羅的馬拉說:「薄伽梵是刹帝利,我們亦是刹帝利。我們應獲得舍利一份。我們將爲之起塔並興供養。」迦□羅衛的釋種聞悉薄伽梵已于拘屍那羅入涅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屍那羅的馬拉說:「薄伽梵是我族中之榮譽。我們應獲得舍利一份。我們將爲之起塔並興供養。」阿拉喀巴的補裏聞悉薄伽梵已于拘屍那羅入涅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屍那羅的馬拉說:「薄伽梵是刹帝利,我們亦是刹帝利。我們應獲得舍利一份。我們將爲之起塔並興供養。」羅摩村的柯裏聞悉薄伽梵已于拘屍那羅入涅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屍那羅的馬拉說:「薄伽梵是刹帝利,我們亦是刹帝利。我們應獲得舍利一份。我們將爲之起塔並興供養。」韋塔低巴的婆羅門聞悉薄伽梵已于拘屍那羅入涅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屍那羅的馬拉說:「薄伽梵是刹帝利,我是婆羅門。我應獲得舍利一份。我將爲之起塔並興供養。」波婆的馬拉聞悉薄伽梵已于拘屍那羅入涅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屍那羅的馬拉說:「薄伽梵是刹帝利,我們亦是刹帝利。我們應獲得舍利一份。我們將爲之起塔並興供養。」

  25 聞如是語已,拘屍那羅的馬拉向集會諸人說:「薄伽梵是在我們的村地入涅槃。我們將不以佛之舍利讓給他人。」說是語時有婆羅門名東那向聚會大衆說:諸君,請聽我一言,容忍爲我佛之教訓。因分衆中尊之舍利,而起戰門,殘害,殊爲不應。我等應融洽和好將其分爲八份。讓佛塔遠遍諸國,人類將依賴此世界之光。「既如此,婆羅門,你且平均分舍利爲八份。」「誠然,諸君。」東那婆羅門回答在會的大衆。平均分舍利爲八份已,他語衆人說:「願諸君能以此□與我?我將爲此□起塔並興供養。」彼等將該□給與東那婆羅門。

  26 □拍裏瓦那的莫裏聞悉薄伽梵已于拘屍那羅入涅槃。于是彼等遣使向拘屍那羅的馬拉說:「薄伽梵是刹帝利,我們亦是刹帝利。我們應獲得舍利一份。我們將爲之起塔並興供養。」「已再無舍利,佛之舍利已全被分盡。」當其聞如此回答,他們遂取其灰燼而歸。

  27 爾時摩竭陀阿□世王--韋提希之子,于王舍城爲舍利起塔並興供養。□舍離的隸車于□舍離爲舍利起塔並興供養。迦□羅衛的釋種于迦□羅衛爲舍利起塔並興供養。阿拉喀巴的補裏于阿拉喀巴爲舍利起塔並興供養。羅摩村的柯裏于羅摩村爲舍利起塔並興供養。韋塔低巴的婆羅門于韋塔低巴爲舍利起塔並興供養。波婆的馬拉于波婆爲舍利起塔並興供養。拘屍那羅的馬拉于拘屍那羅爲舍利起塔並興供養。□拍裏瓦的莫裏亦于□拍裏瓦那爲灰燼起塔並興供養。如是,舍利塔有八;第九爲□塔,第十爲灰燼塔。往事如斯雲。

  [人中尊,遠視眼之舍利有八份,七份于閻浮提被人禮敬,一份在羅摩村被龍王瞻仰一牙在天國受敬禮,另一則在犍陀羅城;□淩伽有其一,另一則被龍王頂禮。藉其光榮使大地增輝及供獻源源而來。以如斯供品,大師之舍利受諸被敬者之最高禮敬,諸如天、龍、國王,以及人群中之最高尚者--佛是萬劫難遭遇,汝今合掌頂禮!]--據佛音尊者的注釋,此偈系後來在錫蘭爲人添入,非最初結集時所有。

  南傳大般涅槃經竟

  

《南傳大般涅槃經 第六章》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