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皈依爲優婆賽。]
------------------------------------------------------------------
喬正一中譯于公元2008/6/1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帶領著許多比丘一起遊行,來到了古印度拘薩羅國,並進駐該國的卡拉瑪城市中心。城內的人民早已久仰佛陀盛名,便慕名蜂擁造訪佛陀。他們見到了佛陀,向佛陀行過禮後,便恭敬的坐在一旁。
卡拉瑪人的代表開口問佛陀:「各家各派都對自己的教義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矮化別人,擡高自己。若跟他們的教義持不一樣的看法,他們就會駁斥、輕蔑、卑視。佛陀啊,我們實在感到很迷惑,我們實在無法分辨這些人當中,誰說的是真話,誰的話是虛妄不實的?]
「卡拉瑪人,你們會疑惑是應該的,在所疑之處生疑,在有惑之處起惑,都是正常的現象。」佛陀這麼說。
「卡拉瑪人,你們只要把握一項原則,那就是:不可因爲傳說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是古老的傳統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是正在流行的消息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是宗教經典或書本裏的記載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符合羅輯就信以爲真;不可以爲根據哲理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符合常識或外在的推測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符合自己的預設、見解、或觀念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演說者的權威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這個沙門是我的導師』就信以爲真。」
佛陀接著說:「卡拉瑪人,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是不好的,這些事是有過失的,這些事會受智者譴責的,做這些事情會導致後患無窮,當這些事被采用時會帶來傷害及痛苦之時』--你們便應該舍棄或遠離他們。無論在任何時候,當你們很清楚知道這些事情是不善的、是錯誤的、會受智者譴責的、若接受或采取之後會帶來損害、傷害、痛苦和煩惱時,那麼你們便應該舍棄遠離這些事情。」
「卡拉瑪人,你們認爲人類心中的貪欲、瞋怒、及愚癡,對人是有益的,或是無益的?」佛陀問。
「佛陀,都是無益的。」卡拉瑪人回答。
「那麼,卡拉瑪人,如果此人被貪欲、或瞋怒、或愚癡所蒙蔽,因而做出殺人、偷竊、與他人之妻(夫)通奸、及說謊等行徑,你們認爲他(她)會不會因此招致長期的痛苦?」
卡拉瑪人回答:「一定會!」
佛陀問:「卡拉瑪人,那麼你們認爲以上的行徑是善,或不善?]
「是不善的。」
「這些行爲是有罪的?或無罪?」
「是有罪的。」
「這些行爲會不會招致無窮的後患?産生無止盡的痛苦與煩惱?」
「一定會招致無窮的後患,一定會産生無止盡的痛苦與煩惱。」
佛陀說:「卡拉瑪人,所以我才會這麼說:『不可因爲傳說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是古老的傳統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是正在流行的消息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是宗教經典或書本裏的記載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符合羅輯就信以爲真;不可以爲根據哲理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符合常識或外在的推測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符合自己的預設、見解、或觀念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演說者的權威就信以爲真;不可因爲『這個沙門是我的導師』就信以爲真。』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是不好的,這些事是有過失的,這些事會受智者譴責的,做這些事情會導致後患無窮,當這些事被采用時會帶來傷害及痛苦之時』--你們便應該舍棄或遠離他們。無論在任何時候,當你們很清楚知道這些事情是不善的、是錯誤的、會受智者譴責的、若接受或采取之後會帶來損害、傷害、痛苦和煩惱時,那麼你們便應該舍棄遠離這些事情。」
佛陀又問:「卡拉瑪人,如果人類心中沒有貪欲、瞋怒、及愚癡,你們覺得對人是有益的,或是無益的?」
「佛陀,都是有益的。」
「那麼,卡拉瑪人,如果此人並未被貪欲、或瞋怒、或愚癡所蒙蔽,並沒有做出殺人、偷竊、與他人之妻(夫)通奸、及說謊等行徑,你們認爲他(她)會不會因此獲得恒久的平安與快樂?」
卡拉瑪人回答:「一定會!」
佛陀問:「卡拉瑪人,那麼你們認爲以上的行徑是善,或不善?]
「是善的。」
「這些行爲是有罪的?或無罪?」
「是無罪的。」
「這些行爲會不會受到智者所稱贊?」
「一定會受到智者所稱贊。」
「卡拉瑪人,同樣的道理,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是好的,這些事是沒有過失的,這些事會受智者稱贊的,做這些事情不會導致後患無窮,當這些事被采用時會帶來平安及快樂時』--你們便應該努力奉行。無論在任何時候,當你們很清楚知道這些事情是善的、是正確的、是有益的、會受智者稱贊的、若接受或采取之後會帶來名譽、成功、平安、快樂時,那麼你們便應該努力奉行這些事情。」
「卡拉瑪人,佛教的聖弟子們就是這樣修行的,他們離貪、離瞋,不愚癡。時時刻刻保持正知、正念,將內心慈愛之念徧滿一方、二、叁、四方世界。將內心的悲憫徧滿一方、二、叁、四方世界。將不嫉妒的歡喜之情徧滿一方、二、叁、四方世界。將謙卑、無私與平等之心徧滿一方、二、叁、四方世界。將如是慈、悲、喜、舍等四心橫徧于全世界上下一切之處,甚至整個宇宙,令廣大、無量、無怨、無惱害之心、徧滿而住。」
「卡拉瑪人,我的學生若能做到以上的修行,內心沒有怨憎,沒有貪欲、沒有雜染,清淨聖潔,他(她)在今生中便能獲致四種內心的平安與喜樂:
第一,他(她)會這麼想:『我不確定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輪回,有沒有因果業報。但萬一這些事情存在,那麼我死後一定會生天,或出生在美好的地方。』這就是他(她)今生的第一種內心的安樂。
第二,他(她)會這麼想:『我不確定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輪回,有沒有因果業報。就算沒有,那麼虎死留皮,人死留名,至少我可以爲自己、家人或親友留下好的名聲』這就是他(她)今生的第二種內心的安樂。
第叁,他(她)會這麼想:『若作(惡)之人有惡報,那麼我不對任何人懷有惡意,不造惡業,我將來一定不會遇到不幸。』這就是他(她)今生的第叁種內心的安樂。
第四,他(她)會這麼想:『假設作惡之人沒有惡報,那麼至少我心安理得,無愧于天地,無負于他人』這就是他(她)今生的第四種內心的安樂。」
卡拉瑪人聽完佛陀的啓示以後,皆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內心湧起無法言喻的歡喜,他們齊聲稱贊佛陀:「真是了不起!真是偉大!佛陀的教導實在不可思議,猶如使迷路者找到了正途,在黑暗中嶄露了曙光,在闇室中點燃油燈,令大家看清室內的各種東西,佛陀的教導亦是如此。佛陀啊,我們從今起願皈依佛陀、佛法、皈依比丘僧伽,佛陀啊!請接受我們爲忠實的在家弟子。」
《卡拉瑪經 Kalama Sutta》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