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佛經
善恭敬經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凡夫白話譯
我是這麼聽佛陀說的,有一次如來處于他清淨本然的寶莊嚴宮殿時,大比丘及諸菩薩,還有無量的在家出家男女四部弟子,都圍繞在世尊跟前,准備聽法。
這時長老阿難就從座位上起來,先把衣服整理妥當之後,就用右膝跪在地上,雙手合十,身心都很恭敬的問佛說:「世尊,您常說多聞的人有大功德,如果教別人多聞的善男子,會得多少功德呢?」問完話之後,阿難就靜等佛陀的回答。
佛陀跟阿難說,阿難,你既然問我這件事,我就用譬喻來解釋給你聽,因爲很多有智慧的人,也是從譬喻的引申而了解的。
阿難,譬如叁千大千世界,所有的花草樹木,有大有小。如果只有我們小指頭那麼粗的植物,所生長的花果有一恒河沙那麼多。兩根指頭粗的,有二恒河沙那麼多,叁根指頭粗的,有叁恒河沙那麼多。以此類推,叁千大千世界的樹木,總共有多少花果,阿難,有人能算得出來嗎?
阿難回答說:「世尊,沒有人能算得出來。」
佛陀告訴阿難說,粗細如一個手指頭以上的一切花果數目,有人還能知道有多少。而善男子善女人教人佛法的功德,可就算不出來了。他們以慈哀的心,憐憫的心,不求果報,教人一四句偈語,甚至教人證得阿羅漢果。
他們心想,應該用何種方法,讓很多的衆生,因爲他們法布施的因緣,而證得初果至四果,甚至能發菩提心。他們完全居于慈愍之心,甚至教衆生一四句偈語,爲衆生詳細的解釋分別其中的含意。
前面所說大千世界花果的數目,比起善男子善女人教人佛法的功德,是千萬億分之一都比不上的,因爲他們的福德根本多得無法稱量。
阿難,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善根深厚,能令別人多聞,或者只是向別人宣說一四句偈的真實第一義谛而已。
世尊說完之後,長老阿難又問佛陀說:「希有的世尊,只有世尊您才能說得出這種法。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聽聞佛法,他們應該對佛法及說法的法師,持怎麼樣的恭敬態度?」
阿難把話說完之後。佛陀就告訴阿難說,阿難呀,你不要問我這種事,因爲現在的衆生,根本就沒有敬法的心。
阿難又再度請求佛說:「美好的世尊,我非常的渴仰法,我對佛法深深的生出恭敬之心,我都照著佛法所言去做。自從我當世尊的侍者以來,從來都沒有聽過這樣的法。世尊,我從今之後,都要用今天這種恭敬的心,照著世尊所教敕的去做,絕對不違背您的教誨。」
這時阿難又向佛說:「世尊,未來世會有些善男子、善女人,他們有的內心真正的敬重法,有的只是嘴巴上敬重。他們之中,有人爲了衣食,有人爲了得到名聞利養,于是就脫離貧賤的家庭,而剃除須發出家。雖然他們嘴裏說是爲了求佛法,然而卻沒有修行的心。因此,即使已現出家相,然而所作爲仍屬下賤,于是此人,還是會起下賤之心。
然而世尊,我是在爲我自己而發此問的。請問世尊,我們這些真心求法的人,應該如何求法,應該如何去做?」阿難說完之後。
佛陀就告訴長老阿難說,阿難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樂于求佛法,想要讀誦佛經,他們就要到授戒師和教授師那兒,請問佛法上的各種問題。這時和尚及阿阇梨就要隨問法者的根器和性向,告訴他們要依止老師。求法者有人或許已經受具足戒十年或二十年了,但是爲了敬重法的緣故,還是應該要求依止。
原因何在?我以前雖然說過,受具足戒五年以上的比丘,可以不須要依止師父。然而因爲他對法很敬重,因而對教授師十分恭敬,由于這個緣故,應該要依止師父。也就是說,求學的人想要學佛法,就應該依止師父。
阿難,如果被依止的和尚及阿阇梨,已經受了具足戒,而且清楚明白下列七個問題,就可以做別人的依止師。這七個問題是:一、此人是否可以教誨?二、是否我該允許此人學法,叁、此人是否會得到佛法的利益?四、是否我該教此人?五、此人是否會恭謹順從不放逸?六、此人是否該修練行法?七、是否該如此教此人?
若是有比丘已經受戒一百年了,卻還不清楚這七個問題,那就應當依止法師。原因何在?因爲自己都不了解佛法,又如何能當別人的依止師呢。因此,假使有出家百年的老和尚,而還不了解沙門佛法的秘密之事,爲了求法的緣故,應該要依止老師。雖然是出家百年的上座和尚,如果不懂戒律的話,也應該要依止老師。
向他人求法的比丘,應該要對說法的師父,生起尊貴敬重的心。當要受法的時候,在法師面前不可以隨便笑,不可以露齒笑。不可以把腳交叉,也不可以看腳。腳不可以抖動,也不可以翹腳。足踝要整齊,不可以有高下。
在師父前面,不可以坐高的椅子。師父如果沒有問話,不可以自己隨便說話。凡是師父叫做的事,一概不得違抗。不可以直視老師的臉,和師父要保持叁肘的距離。師父叫坐下即應坐下,不可以違背。坐下來之後就要靜下心來等師父說法,對于老師,應該要起慈愛之心。
做弟子的要向法師求教時,要先跪在法師前,背誦將提出問題的經典。背完之後,再請問法師,是否可以提問題,得到允許之後,再把問題提出來。
當法師回答完學者的問題之後,學者就要五體投地,向法師頂禮。如果所跪問之處地不平或很窄,不適于頂禮的話,就要站起來走到平而寬敞的地方,向法師頂禮。頂完禮之後,要面向法師向後退走十肘之遙,再遙向法師頂禮之後,才可以任意離去。
做弟子的要經常想,師父在我的後面,觀看我的是非對錯,所以我不應該放逸。我一有任何疑問,就應該馬上到師父的跟前,請求解答疑問,這才是對的。若是無法隨時請益,也應當起碼一天之中,叁時請益。要是弟子在上午、中午、下午都不來參問的話,做老師的就應當要用適當的方法來調治弟子。
若是弟子到老師處參問,而在該處不見老師,則應該留下土塊、木頭或草等,作爲曾來參問的記號。若是見到老師正在室內冥坐,這時學者應該起至誠的恭敬心,在房子外面繞叁圈,再向老師頂禮後方可離去。若是有事務要請問師父,而師父不在的話,其它相關事務都必須停止,不可以先做。
弟子在師父面前,不可以說粗野鄙俗的話,除非回答有關大小便的事。師父如果有所呵責,弟子不可以反駁。師父坐臥的床坐,要事先擦拭幹淨,並先安置好,不可以有灰塵和蟲蟻。師父在宴坐、睡眠,不宜打擾的時間裏,弟子應該要勤于背誦經論。
當太陽一從東方升起,學者就應該立刻到師父身邊,見師父起床之後,就請問師父是否有事要他做。要問師父是否要出門去聚落,若是師父要出門的話,就要把袈裟奉上,奉上之前,要先洗手,用自己的衣服把手擦幹淨。然後才到師父那裏,身心都不浮動,兩手捧著師父的袈裟,跪著交給師父。得到師父指示後,如法的把袈裟放在所應置之處,再去打洗臉水來,讓師父漱洗。接著再把師父的穿著,從裏到外,一件件捧給師父穿著。弟子對于師父,平常就必須要這般的恭敬。
弟子在師父面前,不可以吐口水,也不可以擤鼻涕。在寺廟內行走,由于恭敬師父的緣故,不可以用袈裟蓋住肩膀,不可以把頭包住。師父經行的地方,要經常掃擦幹淨。天氣熱的話,早午晚叁時,要用扇子替師父扇涼。一天叁次,要捧水讓師父洗浴。還要叁時中拿冷飲給師父解熱渴。
時間到了,要知道去替師父乞食。師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盡力去幫助。師父的缽要洗幹淨,若是師父讓弟子洗缽,弟子要先洗師父的缽,然後才洗自己的。若是師父給洗就洗,若是不給洗,就不要再向師父拿缽。何以故,是有因緣的。阿難,有的比丘,想到如來以前也沒有叫弟子洗缽,于是他也學佛,自己洗缽,所以他不讓弟子洗,這是如來允許的事。
天氣熱的時候,弟子要准備冷水。天氣寒冷的時候,要准備暖水。凡是該准備的,都應該事先准備好。在師父的面前,不可以嚼楊枝漱口刷牙。在別人的地方,不可以說師父的過失。若遠遠見到師父走來,要立刻起身迎接。
阿難,不管是誰,只要能跟他學到一四句偈,不管是聽到,或讀到,或請問,或詢問,這人都是老師。學者應該經常對他的老師起恭敬尊重的心。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就叫做不敬,也就不能被稱爲是修行正行的人。
若在其它地方,說老師過錯的人,不能拜我爲師,何以故?阿難,因爲他沒有恭敬心,不愛佛之故。這種無修行的人,何況還能愛法嗎。這種不恭敬的人,是不會愛法的。這種大惡人,也不會愛僧,也不能算是僧人。何以故?因爲這種愚癡之人,不修行正法之故。阿難,佛陀所說的話,全都是爲修正行的人說的。
長老阿難聽佛說了之後,不禁悲泣流淚。他用手把淚擦拭之後,向佛說:「世尊,將來之世,很少會有衆生是修如此之正行的。世尊,我們一定會修正行,我們會住正行。
世尊,若是有比丘,對他們的老師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論說師長的長短。那麼他們將來,會得到什麼果報?」
佛陀告訴阿難說,若是將來有比丘,對老師或和尚,不起恭敬心,論說師僧長短的話,這人絕不會證初果,我說他是凡夫愚癡之人。何以故,阿難,就算老師真的有過錯,都不應該講,何況老師並無過失。
阿難,如果有比丘,對老師不恭敬的話,有一個特別的小地獄,叫做椎撲的,他們會墮落到此地獄。生到那兒的罪人,只有一個身體卻有四個頭,全身都起火燃燒,形狀好比出大猛炎的火堆。這堆火從不會燒完,總是燒個不停。此地獄中有一種叫鈎□的毒蟲,經常嚼食罪人的舌頭。
這個愚癡的罪人,在椎撲地獄受完報之後,又生到畜生中,或者成野幹,或者成狼。人們見到牠們時,總是大聲叫喊狼來了,或野幹來了。阿難,這些愚癡的人,都是由于以往罵辱老師及和尚的緣故,所以看到牠們的人都不喜歡牠們。由于以往舌頭的罪過,因此牠們經常吃屎尿。
受完畜生身之後,他們投胎做人,卻經常生在沒有佛法的邊地。由于生在邊地,因此無法做一切的功德事,而經常行惡,遠離善法。雖然他們得生爲人,卻和一般正常人長得不一樣,不像個人樣。由于不像父母,因此惹得父母十分憎惡。
罪人投胎做人時,經常被人輕視、毀謗、欺負。由于遠離佛法,所以天生沒有智慧,死了之後,很快就又墮落地獄,因爲前世不恭敬布施佛法,濟拔苦難的老師之緣故。
阿難,如果有人對教授師,對布施自在法的老師,對教修行法的老師,對教真實行的老師,起不恭敬心的話,就會受到這種極重的殃報。阿難,這類愚癡的人,除了受地獄等苦之外,余生還會受到無量無邊的痛苦。
阿難,把所有只要聽聞一四句偈的老師,名字全都寫在竹帛上,經過若幹劫時間,把所有的和尚和阿阇梨,全都背在背上、挑在肩上,頂在頭上走。同時還把一切的音樂歌詠,來供養這些老師,都還不能完全報答師恩,都還不能稱爲是深敬老師的人,何況能被稱爲是敬法的人。而必須像我前面所說去做,才能叫做敬師者。
阿難,不是有無量無邊供養的東西,才能供養老師的。
阿難,未來世很多比丘,讀過這部經之後,還對老師及和尚不起恭敬心,這是不修正行的人,經常會說老師和尚的過失。阿難,我說這種愚癡的人,會受很多的痛苦,將來一定會墮落惡道的。
阿難,如來在世的時候,都已經告訴過你們,那些是正道,那些不是正道。也跟你說了,將來世的比丘,造了什麼業會生到那裏,會得那些果報。因此阿難,我教你們要常起恭敬叁寶的心。
阿難,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生起恭敬尊重的心,就會得到無上之法。所謂愛慕尊敬諸佛世尊,敬重佛陀所說之經法,深深愛敬得道的諸賢聖僧,這就是修行正法的次第。
佛說完這部經之後,長老阿難及與會大衆,聽了佛陀之言後,都法喜充滿,決心照著佛陀之言去做。
《善恭敬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