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維摩诘經 佛國品第一▪P2

  ..續本文上一頁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就是覺悟心的觀念的宏大。當他得悟時,真正參與大乘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就是布施之土。當他得悟時,慷慨布施一切所有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就是持戒之土。當他得悟時,依正念、循十善道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就是忍辱之土。當他得悟時,忍辱、調伏和大止的衆生,因而有叁十二美麗吉相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就是精進之土。當他得悟時,在功德上奉獻努力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就是禅定之土。當他得悟時,通過關注與警覺而完全平衡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就是智慧之土。當他得悟時,注定將涅槃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含有四無量。當他得悟時,慈愛、大悲、喜悅、無私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含有四攝法。當他得悟時,因各種解脫而團結在一起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精練于解脫技巧。當他得悟時,精練于解脫技巧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含有叁十七種道品。當他得悟時,在四種念處、四種正勤、四種如意足、五種根、五種力、七種覺分、八種正道上奉獻精進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菩薩的佛土就是他完全回向的念頭。當他得悟時,一切功德飾品將在他的佛土出現。

  菩薩的佛土就是解除八難之教義。當他得悟時,叁惡道會止息。而且在他的佛土裏沒有八難之事。

  菩薩的佛土就是他個人對基本戒律的遵守以及他對責難他人犯戒之事上的自製。當他得悟時,即使連「罪行」一詞都不會在他的佛土裏被提到。

  菩薩的佛土就是十種善道的純淨。當他得悟時,定當長壽、大富、梵行貞節的,因實語而增強的、柔語、不兩舌、私下調解不和、在交談中令人覺悟的、沒有瞋、沒有恚、又有正見的衆生會在他的佛土出生。

  

  因此,貴公子,就如菩薩覺悟心的産生,他的正念一樣産生。

  就如他的正念,他的品德施用也一樣。他的品德施用與他的深心同等效果。他的深心等同他的決心。他的決心等同他的修習。

  他的修習等同他的完全回向。他的完全回向等同他的解脫技巧。他的解脫技巧等同他的化育衆生。他的化育衆生等同他的佛土純淨。

  他的佛土純淨反映出他的衆生純淨。他的衆生純淨反映出他的一切智純淨。他的一切智純淨反映出他的教旨純淨。

  他的教旨純淨反映出他的出世修習純淨。他的出世修習純淨反映出他自己心智的純淨。」

  

  此時,受佛神奇的影響,長老須菩提有了這麼一個念頭:「如果佛土純淨的程度與菩薩心念的一樣,那麼,當釋迦牟尼還在行菩薩事業的時候,他的心一定是不純淨的。否則,這個佛土怎麼看起來這麼不純淨?」

  

  佛,心電感應地知道了須菩提這個念頭,對他說:「你在想什麼,須菩提?太陽和月亮是不是因爲不純淨,所以生來眼盲的人看不見他們?」

  須菩提回答;「不是的,世尊。那不是這樣的。過錯在于與生俱盲的人,而不在于太陽和月亮。」

  

  佛聲明:「與此相同,須菩提,一些衆生不能有如來佛土功德的莊嚴展示這一事實,是因爲他們自己的無知。那不是如來的過錯,須菩提。如來佛土是純淨的,只是你看不見它。」

  

  此時螺髻梵王對長老須菩提說:「須菩提長老,不要說如來佛土不淨。須菩提長老,如來佛土是純淨的。我看世尊釋迦牟尼的佛土莊嚴廣大,比如說,一如最高自在天宮,那般莊嚴。」

  

  于是長老須菩提對螺髻梵王說:「對我而言,喔,梵王,我看這片大地,有高原、低地,有荊棘,有絕壁,有山峰、深淵,還好像到處都有糞便。」

  

  螺髻梵王回答:「你看這個佛土以爲它不純淨的這個事實,須菩提長老,確實表明了你的心裏有高原、低地的迹象,而且你的關于佛智慧的正念也是不純淨的。須菩提長老,那些心念對衆生不分彼此的人,那些對佛智慧的正念是純淨的人,他們看這佛土圓滿純淨。」

  

  此時世尊以其大足趾觸此叁千大千世界之地,忽然間這世界變成了一個巨大珍寶的實體,一大排數十萬堆珍奇寶石,一直變到它類似于寶莊嚴如來的無限珍寶排列世界。與會大衆個個充滿驚奇,覺得自己坐在寶石蓮花座上。

  

  于是,佛對對長老須菩提說:「須菩提,你看見這個佛土功德的莊嚴嗎?」

  須菩提回答:「我看見了,世尊!就在我眼前,有這麼一個我從未聽過或看過的莊嚴展示!」

  佛說:「須菩提,這個佛土永遠這麼純淨,但是如來爲了開化、成就次等衆生,故意使它看起來不平、不淨。舉例說,須菩提,叁十叁天衆神都由一個寶碗取食,可是這些神食供養每位天神,會依據他們每位所累積的功德不同而不同。正如這樣,須菩提,生于相同佛土的衆生所看見的佛的佛土功德的莊嚴程度是根據他們自己純淨的程度。」

  

  當這佛土功德的美麗在照耀四方的時候,八萬四千位衆生發了佛覺心,而和年輕長者寶積一起來的五百位年輕長者都得了畢竟無生法忍。

  

  于是佛收回它的神力,佛土立即回複到它平常的樣子。此時,修習聲聞乘的人和天神想道:「啊!所有組構起來的東西都是無常的。」

  

  因此,叁萬兩千位衆生純淨了他們對一切事物無瑕、無扭曲的法眼。

  八千位比丘由精神汙染裏解脫,得了無執著境界。

  還有原本專注于佛土富麗的八萬四千位衆生,了解了一切事物是天生地有,而非由神奇的創造,都在他們的心念裏産生了佛覺心。

  

  

  

《維摩诘經 佛國品第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