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吃素與學佛(惟覺老和尚)

  吃素與學佛——惟覺老和尚開示

  第一不殺生

  第二要救生

  第叁要吃素

  把這些都做到了

  慈悲心就會現前  

  吃素的目的

  就是在養成我們的

  大慈悲心

  孟子也說

  見其生

  不忍見其死

  聞其聲

  不忍食其肉

  人有叁世因果

  慢慢觀察

  因果

  就在日常生活中

  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從身口意開始,學佛的身、學佛的口、學佛的意。學佛的身就是學佛的行爲,行住坐臥怎樣達到最高的標准?學佛的口,在日常生活中,講話怎麼講?該有什麼標准?學佛的心,我們起心動念,也應該有一個標准,達到最高、最圓滿、真善美的標准了,這樣就能成就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佛的定力,乃至于佛的神通妙用都現前了。

  要達到這個境界,有種種的方便,所謂方便就是一個橋梁,就是一個管道。做一件事情也有方便,如果沒有方便,做事就不容易辦好,修行也要有方便,沒有方便,我們修行也不容易成功。什麼是方便?修行第一個要吃素,吃素就是一個方便。爲什麼吃素是一個方便呢?我們佛法的精神就是慈悲,就是平等,要想達到慈悲、平等的心,第一不殺生,第二要救生,第叁就要吃素。我們把這些都做到了,慈悲心就會現前,慈悲心就是佛心,所以吃素看起來很普通,它的意義非常深遠。 

  有很多人學佛很久了,但沒發心吃素,他們認爲修行學佛就好了,爲什麼要吃素呢?前幾年有位學者發表了一篇文章,大家都認爲他是大善知識,寫了很多書出來。他在文章中講吃素不是佛教講的,吃素與我們修行也沒關系,所以他發表這篇文章以後,很多原來吃素的人也不吃素了。他說吃素的人不能成道,吃素不能消業,吃素不能解脫,吃素不是佛教講的,他舉了很多很多的例子:第一、過去佛在世的時候,婆羅門教也是吃素的,現在有很多道教也是吃素的,甚至不信宗教的人也是吃素,這就證明吃素不是屬于宗教的活動。第二吃素不能離開痛苦,牛、馬、大象,它們也是吃草,從來沒吃過肉,還是被宰殺,還是在叁塗惡道中受苦,所以吃素是沒有用的,因此很多原來吃素的人,聽了他的話就不吃素了。

  我們想想這是什麼知見?實在是邪知邪見!雖然是修行學佛,假使知見錯誤,南轅北轍,花了很多的時間,也達不到什麼效果,這就是因爲知見、觀念錯誤的原因。尤其我們修行就是在這念心,差之毫厘,失之千裏,一個是南,一個是北,南轅北轍背道而馳,就愈來愈遠了,假如前面是懸崖絕壁,碰到絕壁,掉入懸崖,自己就要出毛病。所以那位學者講,吃素不屬于佛教,吃素不能解脫痛苦,吃素不能消除業障,吃素沒有增長福報,牛馬都是吃素,怎麼還是變畜生呢?

  我們來研究研究,牛、羊、馬吃素,並不是發心吃素,我們學佛要發心,吃素的目的在那裏?有很多人是貪求功德,認爲吃素有功德;有的人吃早齋,早上吃一餐說是在吃素,這是不是吃素呢?雖然不是吃素,但還是有吃素的觀念,還是有功德。爲什麼不算是吃素呢?因爲早上這一餐,很多人根本就不吃,當然沒有功德。牛羊吃素,並沒有發心,我們現在吃素是發心的。發什麼心呢?就是基于慈悲心、平等心。剛才說,很多人不信宗教也吃素,那是爲了身體健康,認爲吃肉血管會阻塞而吃素,佛教裏也有貪求功德才吃素的,這些都是吃素的動機,所以有很多學者提倡素食,不但提倡素食,還提倡吃生菜,這些吃素的觀念,有沒有功德?沒有功德。這完全只是保護自己身體的健康,雖然也是一種發心,但就和修行學佛不相應了。 

  什麼叫相應?所謂相應,是與慈悲心相應,與平等心相應,這就是菩薩,這就是佛。平等心、慈悲心就是佛,所以佛經裏講“衆生歡喜,諸佛歡喜”。菩薩以慈悲心爲根本,“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所以。什麼是大慈悲心?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每個人都貪生怕死,所有一切動物都有貪生怕死的心,這就是覺性、就是靈心,人人都有,動物也有,基于這個道理,我們不忍心吃它們。孟子也說,“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我們看到一只動物臨死時嚎啕哀叫,心裏覺得很悲慘,基于這個慈悲心,不能吃衆生的肉,這是第一個原因,完全是基于慈悲心,基于佛性的關系。 

  第二是基于因果的關系。什麼叫因果?一個人有過去、現在、未來叁世因果,現在我們吃它們的肉,將來它們也會殺掉我們、吃掉我們。一般人都知道,吃四兩就要還半斤,這就是因果的關系,基于這個道理,我們不能吃肉。第叁個原因是一切衆生都是我們的親眷,今生在一起,父母也好,兄弟、師長、同參道友也好,這就是緣,一個是善緣,一個是惡緣,過去結了善緣,今生就合得來,大家互相幫助;如果處得不好,偷盜、詐騙,今生一碰了面就是冤家、就是仇人,這就是因果。基于這個原因,絕對不能再違背因果的道理,說不定我們現在吃的肉,就是我們過去的親戚、朋友,吃了肉就是吃了親眷一樣,所以知恩、報恩、就是要有慈悲心。這些道理,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一定相信,人有叁世因果,慢慢觀察,因果就在日常生活中。

  以前有個寒山、拾得,大家都知道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化身,一日寒山大士出來遊化人間,看到村落裏討媳婦,大擺酒席辦了幾百桌,鑼鼓吹吹打打的,大家都很高興,寒山大士一看到,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起來了,旁邊的人一看就說,你這個瘋子,今天是喜事,你爲什麼在這裏哭哭啼啼的,親戚朋友們說著就要趕他走,寒山大士講,我不是瘋子,你們才是瘋子。在場的人說,我們很正常,你才是瘋瘋顛顛的,怎麼反過來說我們是瘋子呢?寒山大士馬上說了一首詩:

  六道輪回苦,孫子娶祖母; 

  牛羊爲上座,六親鍋內煮。 

  在六道輪回中是很苦的,一個人如果生生世世不知道用功、不知道修行,就是在六道中輪回。六道第一個是天道,行十善就升到天上,修四禅八定,也可以升到天上去。第二個是修羅道,修羅有天之福,而沒有天之德,長得很醜惡。第叁個是人道,我們現在就屬于人道,世界上有種種人,每個人都不一樣。第四個是畜生道,再其次是餓鬼道,再其次是地獄道,地獄道是罪大惡極的人,這六道輪回,天上天福享盡了,到人道來,說不定天福享盡了,馬上又變成畜生,墮入惡道,始終是天上、人間、地獄、餓鬼、畜生輪流不停,像車輪一樣,若不知用功、不知修行,生生世世始終在六道輪回中,受盡生老病死苦,其他的苦太多了,所以人生就是一個苦海。

  “六道輪回苦,孫子娶祖母”我們看到是新郎、新娘,事實上是孫子娶祖母做太太,現在一般人看不見,沒有這個慧眼,沒有這個法眼,沒有天眼,所以每個人都在顛倒當中,“六道輪回苦,孫子娶祖母”你看這瘋瘋顛顛的,是不是顛倒?“牛羊爲上座”,現在來的親戚朋友高朋滿座,這是什麼呢?這些都是過去殺的牛羊,今生轉世爲人爲上座,“六親鍋內煮”現在煮的雞肉、鴨肉、牛肉是什麼呢?都是過去的六親眷屬,我們想看看,佛、菩薩,有了天眼通,這些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地,不要吃衆生肉,完全是基于慈悲心、基于平等心,所以我們絕對不要吃衆生肉。

  剛才講的這位學者,他講吃素不是我們佛教說的,而無論大乘經典,小乘經典,都講不吃衆生肉,可見他連佛經都沒看過。大乘經講得很清楚,例如菩薩戒當中說,不吃衆生肉,同時還要持六齋日;在小乘經典裏面,佛也告訴我們,要吃叁淨肉,要吃五淨肉,我們初初修行學佛,嘴巴起了貪心,貪著口腹,由于吃肉已經吃成習慣了,不吃肉心當中就很難過,就吃不下去,一餐沒有魚肉,就吃不下飯,認爲吃魚肉是種快樂,是種享受,其實是在造業,同樣的道理,所以佛就開方便,告訴我們吃叁淨肉。

  〔叁淨肉是:不見殺  不教他殺  不爲己殺 〕

  什麼是叁淨肉?我們吃肉時有叁個條件,有了這叁個條件,吃這個肉就是清淨的,就沒有什麼罪過。第一個條件:不見殺;第二個:不教他殺;第叁個:不爲己殺,不是專門爲自己殺的。什麼叫做不見殺?到市場上去買東西,有很多家庭主婦,到市場上去買東西,看到雞剛剛宰掉的,很新鮮,就把它買回去,這就是見殺,見殺,見死不救,沒有慈悲心,吃了就要遭罪過,所以我們不要見殺,要買就買死的。第二個自己不殺,也不叫他殺。有很多人自己怕殺生,而叫人家來殺,還不是一樣有罪過。叫人家殺生,這個心很惡毒,自己卻在那兒坐享其成,使人家遭罪過。這樣雖然是沒有殺,可是教唆他殺,教唆犯是幫凶,也是一樣地有罪過。第叁個不專門爲自己殺。什麼叫做不專門爲自己殺?譬如你到親戚朋友家裏去,因爲很久沒有看到你,覺得特別親切,特地爲你斬個雞,這個雞就不能吃啊!爲什麼呢?這一吃了以後,就造了惡業,如果你不去,這只雞就不死,所以這個雞你就不能吃。

  我們要想保全自己的生命,爲了自己的健康,雖然不能完全吃素,最低限度也要吃叁淨肉,第一個是不見殺;第二個是不自殺,不教他殺;第叁個是不爲己殺。叁淨肉吃習慣了,慢慢善根發現,慈悲心養成了,知道這個叁淨肉,還不是最高境界,再進一步要吃五淨肉,什麼叫做五淨肉?五淨肉,具足五個條件,我們吃了這個肉,就絕對不遭罪過了。除了剛才所講的叁個條件以外,另外再加兩個,一個是是自死,自己死掉了或者是病死,或者是老死,或者是被人家碰死掉了,這就可以吃。但是現在一般人認爲,病死的不能吃,老死的也不能吃,所以這種機會就比較少了。另一個是鳥殘,什麼叫鳥殘?就是山上野獸、鳥類吃剩的腿子,就可以撿回來吃,這種機會又更少了,所以幹脆都不要吃,就完全清淨了。

  我們現在吃素也開方便。要知道吃素吃成了習慣就沒有問題,但是在沒有養成習慣以前,心裏面就會有煩惱…

《吃素與學佛(惟覺老和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