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佛經 賢愚因緣經卷第叁 頓強居士 大光明王始發道心緣品第十六 有智慧而善巧方便的人,往往會因爲一個小小的因緣,而發起大心,趨向佛道;至于懈怠懶惰的人,縱使有大的因緣,也不願意發心趨向佛道。 所以修行佛道的人,應該心意堅強,立定志向、勇猛精進,廣結善緣。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這是有典故的:有一天,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一群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各國國王、大臣、民衆,大家前前後後圍繞著 世尊,恭敬的禮拜供養。 在這些群衆裏,許多人有這樣的疑惑:「 世尊最初是因爲什麼樣的因緣?發起無上菩提心,經過累劫修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就佛道,利益無量無邊的廣大衆生!我們也應當效法 世尊,發心成道,來利樂贍養衆生啊!」阿難尊者了知衆生心裏的疑惑,就從座位上站起來,把身上衣服整理好,走向前對佛說:「 世尊啊!今天在這裏的大衆,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疑惑:『 世尊在最早以前,是因爲什麼樣的因緣,而發起廣大求道的心願的?』祈請 世尊能夠宣說,庶可利益一切有情衆生!」 佛陀就對阿難說:「善哉!善哉!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可以利益許多的衆生!你們要專心的聆聽,並且好好的思惟,我即將敘說給你們聽。」聽了佛陀的話,大會場裏一時寂靜無聲,連風聲、流水聲,各種禽鳥、走獸,通通都安靜下來,會場裏靜得連根針掉下來都聽得到!在場的大衆,天龍鬼神,都凝神專注,想要聽佛宣說,大家專心致志的看著佛陀。 佛對阿難說:「在久遠的過去世,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前,在這個閻浮提世界,有一個國王,名字叫做『大光明』,他有很大的福德,聰明勇敢又有智慧,具足王者之相。那時他們鄰近的國家,有一位國王,與大光明王交情很深厚。那個國家所缺乏的東西,大光明王隨時會贈送給他們;而那個國家所特有的珍寶,也會奉獻給光明王。 有一天,那位國王在山林裏遊獵,得到二只大象的獨生子,是只少壯的雄象,長得非常端正勝妙,通體白色,就像玻篷山一樣白,四只腳穩穩的站在地面,頭、尾、陰部也端正下垂,就像轉輪聖王所乘的白象寶,那樣的讓人愛敬! 那位國王歡喜極了,心裏想著:『我今天尋到寶了!把牠當成禮物,送給光明王,他不知會多麼高興呢?』就把白象裝在籠子裏,在象身上裝飾的金銀珠寶,都是稀世的珍寶,派人專程送給光明王。光明王得到這麼殊勝的白象,心裏非常喜悅。那時朝廷裏的馴象師,名字叫做『散阇』,國王命令散阇說:『你好好的調教這頭象,照顧養育牠,使牠馴服。』散阇遵命辦理,不久就把白象調伏柔順了,又把各種珍寶裝飾在象身上。 散阇便向國王呈報說:『大王要臣子所調教的象,現在已經調伏柔順了,大王是否要去視察並且試乘一下呢?』國王聽了很高興,卻還不急著去,先要宮人擊金鼓,召集了臣子們,讓大家一起來觀賞國王試乘白象,藉此機會把白象寶介紹給國人知道!等大家都集合了,國王所乘的白象,有如旭日甫由山頭初升,光明燦爛照耀寰宇! 國王剛乘坐白象時,那份容光煥發的樣子,也像旭日剛從山頭冒出,金光乍現一般:燦爛明亮!國王騎著象,與臣子們,一起出城遊戲。快到訓練的場地時,遠遠看見有一群象在蓮花池內吃蓮花的根,那頭象正是少壯氣盛的年齡,春情勃發,狂奔著去追逐母象,一直跑到林木深處。國王緊緊抓著乘座,王冠和華服都被抖落,身上衣服被樹枝扯破,身體多數刮傷,頭發扯散,混身到處流血! 國王被顛得頭暈目眩,想著:『我命休矣!』心裏恐怖到了極點!散阇也騎著一頭象,緊緊的跟著國王,國王慘叫著:『我還有命嗎?』散阇也急得大吼:『抓住樹枝!快!』國王抓住樹枝,白象仍然向前狂奔,國王總算停了下來,懸在半空,再戰戰兢兢的爬下樹,全身癱軟,坐在地上。看到自己的王冠華服都沒有了,身體受傷流血,非常苦惱,心慌意亂的走出樹林,也不知道隨從們都在哪兒?散阇一路緊跟著國王,看到國王抓住樹枝停住了,他也在稍微前面的地方,利落的抓住樹枝停下來,往回頭走,看見國王出了樹林一個人坐在地上,滿臉憂愁煩惱。 散阇跪下去叩頭,啓禀國王:『王啊!請不要這麼苦惱,這頭象經過一陣狂奔,現在淫心應該已經止息了。牠吃了外面汙穢的草和濁水,覺得厭惡,會想念王宮裏清淨肥美的飲食,自己就會回來了。』 國王說:『我不想再看到你和那頭象了,因爲那頭象,我差點連命都沒有了!』那些跟著來的臣子們,看到突然的變故,心裏非常擔憂,想著國王已經被發狂的象害死了!匆忙沿著大象狂奔的路尋來,有的人找到王冠,有的人找到衣服,或者看見血迹……,一路找來,終于看到國王失魂落魄的坐在那兒! 大家攙扶著國王乘上其它的象,回到城裏。城裏的人民,聽到消息,又看到他們敬愛的國王受到這樣的苦難,都感到憂愁煩惱。 那一頭狂象,在野外沼澤地裏,吃了汙穢的草和濁水,淫欲也止息了。想到王宮裏清涼甘美的食物,像疾風一樣,快步往回走,又回到牠在王宮的居所。 散阇看到白象回來了,就去對國王說:『啓禀大王!先前走失的象,現在回來了,請大王去看看。』國王不悅的說:『我以後不需要你,也不要那頭象了!』 散阇啓禀國王說:『大王如果不需要我和那頭象,唯願王能看看臣子是用什麼方法來調伏象的。』國王就命令隨從在平坦的地方鋪上座墊,准備觀看。國內的人,聽說馴象師要演示給大王看調伏象的方法,也知道是那一頭發狂,害國王差點沒命的象,都雲集過來,准備觀看,密密麻麻,擠滿了會場。等國王出宮,帶著大批隨從,到了准備好的座位坐下來。 馴象師散阇,把那頭象帶到會場,再找來工匠,做了七個鐵丸,燒得赤紅!等鐵丸燒紅了,散阇心裏想著:『如果命令大象吞下這鐵丸,象一定會死,大王日後也許會後悔。』就跪下對國王說:『這頭白象是象寶,只有轉輪聖王可得而騎乘,牠今天只是犯了一個小過,不應當就這樣舍棄牠!』 國王發怒的說:『象如果還沒有馴服,就不應該讓我去騎乘。如果牠是一頭馴服的象,事情怎麼會演變成這個樣子?我現在不須要你,也不須要這頭象了!』 散阇還苦著臉說:『大王雖然說不要我了,因臣不才,倒也說得過去,但這頭白象就這樣舍棄掉,真的是很可惜啊!』國王氣極了,要散阇滾得遠遠的,不要再啰嗦!散阇心如刀割,站起身來哭著說:『我們敬愛的大王,怎麼會沒有親疏之分?王的心原來是這麼的狠,只會用甜言蜜語來蒙騙大家罷了!』 與會的大小人員,聽了散阇的話,知道大象沒救了,都難過得落淚,不舍的看著大象。散阇只好用手勢告訴大象:『把這鐵丸吞了!如果不吞,就用鐵鈎把你的腦袋撕裂!』象知道散阇的意思,就思惟:『我甯可吞這熱鐵丸而死,也不能忍受被鐵鈎把腦袋撕裂!』就好像人的想法一樣,如果都是要死,那麼甯願被絞死,也不願意被燒死,總會選擇比較痛快的死法! 大象屈膝向著國王,流下眼淚,希望國王能夠拯救牠。只看到國王怒容滿面,看了看牠,又把臉偏到一邊去,對牠不理不睬,這時散阇作了手勢,問牠怎麼還不把鐵丸吞下去?大象罔然四顧,絕望的想著:『這麼多人裏面,看來是沒有誰能救我的命了!』無奈的用前腳拿起鐵丸,放到嘴裏吞下去。熾熱的鐵丸,進到肚裏,立刻把肚腸都燒得焦黑潰爛了!鐵丸直直的通過牠的肚腹,牠立刻就死了,整個身體傾頹下去,就像是金剛杵打在玻篷山一樣!鐵丸從牠身體掉出來落到地上,都還是火熱的!與會大衆見了這淒慘的景況,都傷心的哭起來。 國王親眼目睹這等慘狀,非常的驚愕恐怖,內心十分後悔,沒有及時接受白象的求救!就把散阇找來,說:『你把這頭象,調伏得這麼柔順,爲什麼剛才在樹林裏,你不能製服牠呢?』這時候淨居天的聖人,知道光明王發無上菩提心的時機到了,就用神通力,讓散阇跪下來回答國王:『大王!臣子只能調理象的色身,不能調柔象的妄心啊!』 國王又問:『有什麼人既能調理象的色身,又能調柔象的妄心呢?』 散阇回答:『大王!有佛世尊,既能調理象的色身,又能調柔象的妄心!』 光明王一聽到佛的名號,心驚全身悚然,汗毛豎立,問散阇:『你所說的佛,是因著什麼樣的種性而成就的?』 散阇回答:『佛世尊是因爲這二種性而成就的:第一種是智慧,第二種是大悲。並且發願精進的去實行與佛菩提道有關的六件事,也就是所謂的六波羅蜜。等功德智慧都具足了,就稱爲佛。成佛之後,不但能調理自身,也能調柔衆生。』 國王聽了這番話,觸動了他內心深處,不由得肅然起敬、歡喜踴躍起來!就起身回到宮裏,以香湯沐浴,換上新衣,登上皇宮的高閣,向四方虔誠禮拜,並且于一切衆生升起大悲心! 國王燒香發起誓願:『願我過去所作的所有功德,回向佛道!我成佛後,不但能調理自心,也當調伏一切衆生心。如果因爲一個衆生,需要我在阿鼻地獄,待上一劫這麼長的時間,只要能禆益那個衆生,我自願進入那個地獄,終究不會舍棄我的菩提之心!』 作了這樣的誓言,大地六種震動,此波動撼動諸山大海!虛空裏自然揚起悠美的樂聲,無量的各種天神演奏天樂,歌頌贊歎這位發大心的菩薩!並且說道:『以你今日這樣至誠的發菩提心,應知不久即可成佛,你成就了佛道,惟願能來救度我們。我們于你弘法的清淨法會上,也希望有這個福份能夠得度!』」 佛陀敘說了以上的典故,就對在祇樹給孤獨園裏的群衆們說:「你們要知道,那個時候吞鐵丸的那頭白象,就是這一世的難陀;那時的馴象師,就是現在的舍利弗;而那時的光明王,就是現在的我啊! 我在那個時候,看到那頭象是這麼的調柔順服,這麼的聽話自吞熱鐵丸而死,受到了啓發,激發了大悲心,才發起上求佛道的無上菩提心。」 會場裏的群衆,聽聞到佛陀的這件事迹,爲利樂衆生而發大誓願,願意如是苦行,有些人當下就分別證得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的四種道果;有人因此發起無上菩提心;有人因此出家修道。莫不歡喜贊歎,向佛陀禮拜頂禮,遵照奉行。 由前述的因緣可以知道,能夠發起大道心,勇猛的去做,雖然是小因緣,也可以成就大事。懶惰懈怠的人,縱使遇到大因緣,也不能成就什麼事。所以修行的人,應當要勤勉精進,發起大道心,趨向佛道! 《賢愚因緣經卷第叁 大光明王始發道心緣品第十六》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