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佛經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一谛章第十
「世尊!這無因緣造作的四聖谛中,苦谛、集谛、道谛叁種谛屬于有生滅變遷的範疇,唯有滅谛是屬于無生滅變遷的範疇。什麼緣故
「因爲苦谛、集谛、道谛叁種谛是具有因緣造作的現實塵世現象。具有因緣造作的現實塵世現象,就有生滅變遷。既有生滅變遷,就是虛妄不實的現象。虛妄不實的現象,就不是究竟的真理,就不是超出生滅變遷的永恒真實,就不是衆生歸依的所在。所以,苦谛、集谛、道谛不是至高無上的真理,不是超出生滅變遷的永恒真實,不是衆生歸依的所在。
「唯一永恒真實的苦滅谛即滅谛,遠離有因緣造作的現實塵世現象。遠離有因緣造作的現實塵世現象就是超出生滅變遷的永恒真實,無生滅變遷的永恒真實不是虛妄的現象,關于不虛妄的理性的義理是真理,是永恒真實的,是衆生歸依的所在。所以,滅谛是至高無上的真理,是不可思慮議論的真理。這滅谛,超脫一切衆生心意識所認識的外界現實事物,也不是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的智慧境界。就像生來眼瞎的人看不到各種物,出生七天的嬰兒看不到太陽,對滅一切苦的滅谛的認識也是如此,一切未能斷惑悟理的凡夫的心意識認識不到滅谛,阿羅漢、辟支佛的智慧也通達不了它。
「凡夫的心意識,對斷和常的二種觀念是顛倒的,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的智慧,則局限在于遠離惡行煩惱的清淨。
「不能斷惑悟真的偏頗思想觀念即邊見,是凡夫對于由煩惱産生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謬見。他們的想法違悖真實,固執地把本來是虛假的自身和身外之物當作是可以由自己主宰的真實存在,從而産生二種觀點,這些觀點就稱爲偏頗思想觀念。這二種觀點,就是所謂認定人身心過去、現在、死後永不間斷、歡樂長享的常見,認定人身心死後斷絕不再續生、不受報應的斷見。僅僅認識到世間一切現象是因緣和合、遷流轉變的,是斷見,不是斷妄悟真的佛法正見;僅僅認識到涅槃脫離因緣和合、遷流轉變、永恒真實,是常見,不是斷妄悟真的佛法正見。由于觀念想法違悖真實形成的,所以才得出這樣非正見的認識。凡夫對自身的諸根進行思考辨識時,只認識到現世現象在不斷變壞,卻沒有認識到叁世因果連續不絕,于是生起斷見,這就是觀念由違悖真實的想法形成的緣故;凡夫對于心相續的真義,愚昧不解,不知道心意識在極短的時間裏也有生滅流轉,于是生起常見,這也是觀念由違悖真實的想法形成的緣故。這違悖真實的想法形成的觀念,相對于關于五受陰的正確觀念,有的過分了,有的卻不及,由于是抱著違悖真實的想法對事理進行辨識,所以才形成或斷見或常見的錯誤觀念。持顛倒觀念的衆生,對于五受陰認識是顛倒的,本來是無常的卻想成常的,本來是苦的卻想成是樂的,本來無永恒主宰的我卻想成有永恒主宰的我,本來是不淨的卻想成是清淨的。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所具有的領悟清淨的智慧,于生死法的無常等,雖有所了知,但于如來一切智所知的如來藏境界,及如來法身,還是本所不見的。
「有的衆生由于相信佛所講的關于如來法身的理義,想到如來法身體性是無生滅遷流恒常不變的、功德無量其樂無窮的、融通周遍隨意自在的、超脫塵世清淨無染的,即具有常、樂、我、淨四德,這並非是顛倒的觀念,這就稱爲斷妄悟真的佛法正見。什麼緣故
因爲如來法身就是通過契合常、樂、我、淨度達涅槃彼岸,對如來佛法身作這樣認識的,就稱爲正見。得此斷妄悟真的佛法正見,才是佛的真子,有的是從聽受佛的演說後生起的,有的是從真正的佛法生的,有的是從法身的感化中産生的,有的不得佛的法分,但從其它法如布施、持戒而得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