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甚微妙 世界多虛幻
2009、10、18
傳喜法師法會開示
時間空間皆是幻
阿彌陀佛!今天臨時決定,我們做一個小範圍的無遮甘露施食超薦法會。
前幾天我去福建一趟,出門的時候霧氣就很重,比較陰冷,坐在動車上感覺到所講的時間空間是虛妄的、相對的,能感覺到這點。
我問他們以前去福州開汽車要幾天,他們說以前至少要叁天,但是高速公路開通之後不需要叁天了,一天多就可以到。現在高速公路全線開通,一天之內就可以到。
動車通過幾年的建設,也剛剛開通不久。動車的時速最快達到二百五十公裏,有時候突破二百五十二公裏。從甯波發車到福州,需要叁個半小時。
記得我第一次去福建是九九年出關之後,從上海坐飛機到廈門,用了一小時二十分鍾。回來時從廈門乘汽車,經莆田、泉州、福州一路往回,這樣子坐了叁天多。
途中在福鼎到溫州這個地方,半夜裏司機說車壞了、車壞了,下車吧。本來我覺得還不錯,坐車蠻寬松的,也不擠,結果換了另一部車,擠擠的,滿滿當當的。從廈門到新昌大佛寺,將近要開叁天的車,當時我就從廈門回到新昌,那是九九年的事。
但是現在動車很快,叁個半小時就到福州了,就像地鐵一樣,停站也沒有什麼感覺。一邊上,一邊下,就一分鍾之內解決了,一個站一個站很快就到。回來的時候坐飛機,從廈門到甯波用了一小時十五分,從飛機場開到我們慧日寺還要一個小時多一點。
因爲時間和空間都是幻覺,不同條件下,它有一種相對性。
紀念聖賢得加持 愚迷凡夫須惜福
生命也是這樣的,有的胎卵在胎裏面只有幾個月,有的人生下來只有幾個月,有的人生下來只有幾歲,或者十幾歲、二十歲、叁十歲,那就是他的一生。有的一生活到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
有的人住在山裏活到一百歲,但是他也是見聞不多,一輩子下來,“山中不知歲月變換”。孫悟空學藝的時候說,我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只記得桃子吃飽了十六次。
所以這個歲月、時間,對每個生命來說都不一樣的。要講涉及到內裏的層次,那就更複雜了。有的人生命雖然短暫,但充滿意義,有很好的內容。有的人雖然活的很久,卻空度百歲啊,“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從生命意義上那就更不同了,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生命那更不一樣。有的雖然還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雖然死了,但他還活著。這是從社會角度來講。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世間不管善惡,總是困惑在這個現象界當中,困惑于其中,這個又不一樣。像世間的思想家,這些善人,我們雖然學著他的理論,或者記得他的人品。但他死亡了,真的是死亡了,他死了之後就進入中陰界了,或者升天堂啊,或者是墮落叁惡道去。他生命自身沒辦法進入到很高的境界,沒有辦法了脫生死,超越六道輪回啊!
在佛教裏那就不一樣了,四聖法界,阿羅漢已經超越了生死了,所以阿羅漢可以起塔的。阿羅漢、辟支佛可以起塔來紀念啦,因爲你在紀念他的時候就會得到加持啊!
所以在傳統文化當中說聖者才有墓碑,有紀念,凡人不需要的,要它幹嘛?凡人要別人紀念什麼?如果一個人死了之後還占一片土地,還要別人紀念他的話,那更損他的福報。
所以在佛教裏,佛教的喪葬觀念就是世間一般人死了之後是越無名越好,能給魚吃就給魚吃,能給鳥吃就給鳥吃,然後骨頭撒到沒人的地方。只有那些聖賢,弟子爲他起塔紀念,才會有一點意義。辟支佛塔、阿羅漢塔,一看那塔就知道,七級這是聲聞塔、是辟支佛塔,在古代基本是這樣的。
後來世間人他要比派頭,他對生死很恐怖。有的活著的時候爲了迎合奉承,把他墳墓修一修,死了之後你葬在這邊哦。看到聖賢那麼多人去紀念,去禮拜,哦,就模仿,也做個碑放在那裏,這才慢慢演化成現在的。
你看,山上到處都是墳墓,以前沒有這樣的。所以越是人類文明往前推,越是沒有這種現象。現在大家不懂這個道理,今天講的是喪葬的禮儀。
佛教的這些聖賢,雖然一期的緣分盡了,但是作爲他們的真體,他們的本體來說是不滅的,他們已證得了不生不滅。像釋迦牟尼佛遠在兩千多年前就涅槃了,但是真正的釋迦牟尼佛他是不滅的。我們現在學習他告訴我們的方法,按照方法修行,還可以見到釋迦牟尼佛,這個就是不同的。世間人再怎麼寫書啊,再做什麼事業,他死了就是死了,他做的事業在那邊。
我們講的叫“萬裏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造的那個長城雖然還在,他人在哪?他人在叁惡道裏面,墮入在下面,子孫如果有修行的,那還能超度他,否則世間的那些凡人,不管他做了多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也還是輪回。
非空非有唯緣起
我們今天要做超度,我這邊講一講時間空間的幻覺,它的因緣性,乃至認識我們生命的本身。
凡夫生命是有痛苦的,所以要超度。但是痛苦是沒有本性的,除了有痛苦的現象。你仔細看它本質的時候,如果能觀察它的本質,擁有這種智慧了,但是擁有這種智慧是需要福報的。你有了這樣的生命的福報,有了這個智慧,你會發現痛苦它沒有本質的,沒有本性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衆生的苦難還是可以超越的,如果有本質的,一定是痛苦的,那你還超越什麼?
所以說諸法性空,這是一種方法論,這是離苦得樂的一種方法,並不是萬法皆空就沒有苦了,不是的。衆生從俗谛上他是有的,一有一切有,一空一切空。從空性的角度上說,萬法沒有自性的,若空一切空。所以覺悟的菩薩就立于非空非有,不著于空,不著于有,妙法,微妙的這種緣起性空。佛所悟到的就是這個,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入佛道場即得解脫
佛把這種證悟的智慧告訴衆生的時候,佛就是把自己的福德布施給衆生。布施裏面的叁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佛陀做法布施的時候他具足了這叁種,法布施的時候即讓衆生離怖畏,度衆生離苦海,這也是無畏,施衆生無畏啊!
另一種這也是佛菩薩無量劫來福德資糧累積的結果,菩提果位啊,也是久劫勤勞所積累。給予衆生開智慧的時候,佛陀也把自己的福報帶到我們面前了。
所以佛陀圓滿正覺的時候,他也是帶著他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顯現在我們面前的。相好是怎麼來的?就是福德圓滿了,修百福而成一相好啊!所以當我們眼根看到佛,耳根聽到佛的音聲的時候,就被佛的福報感染到了!
所以像我們“既來道場,即得解脫啊!”如果衆生來到這個地方了,那非你境界啊!不是你的業報,這是佛菩薩的福德已經作用在你身上了,你已經得到解脫了。所以這個道理,不僅要讓那些無形衆生,四生六道衆生,我們在座的,人道的佛弟子也要深深地明白這些道理。
佛法尚存 消弭災障
所以這次出去,其實感觸很深。去年也去過一次福建,也是去找石頭,那個石頭是原材料。你看外面的一塊塊大石頭,都是師父找來的。一個個點來的啊!親自看,要這個,這個,一點,點一大圈。然後他們拖,一拖,拖九十噸大石頭來。今年又去找石頭,這石頭不是原材料,都是加工好的,或者是半成品,或者是加工好的材料,各式各樣的。
今年出去就覺得這個業障明顯要比去年大了好多。這個世界,我還是每次都提醒大家,這個世界每天的業障在增加,每天!盡管我們做超度,有緣人可以淨化一點,但是對總的衆生共業來說是呈增長趨勢。不知道這點是很可悲的,若惡一直在貫,什麼時候滿盈不知道,肯定有滿盈的那一天,肯定有滿的一天。滴水雖小,久能盈器,久了,它也會滿出來的。
我們這個世界有多少是佛教徒啊?有多少是學佛的?有多少是修行自己的?那其他不修的、不學的、不信的,在幹嗎?都是盡其所能地在造惡業。用他的身、用他的口、用他的意在造惡業,在染汙這個世界,破壞這個世界。幸好這個世間還有佛教,佛有不可思議法力,有不可思議佛力,雖然衆生有不可思議業力,但是只要有佛教,還真的有救。你看,不要說主流上面信奉佛教,就是偏的,就是社會上少數人還在信奉,還在修行,都對整個世界有莫大的幫助,所以這次我自己感受很深。
慈悲帶衆業 福報施衆生
前不久,我去歐洲也有感覺。這個腿啊,像風濕一樣,走路兩個腿都不平,去之前就有感應。
到了那裏,最後去意大利梵蒂岡的時候更加嚴重。那天去飛機場,要往意大利飛的時候,兩個腿像灌鉛一樣啊!到了意大利,一下飛機的時候,哦,整個身體僵硬的,脖子都麻呀,扭不動啊!渾身酸!然後一天、兩天、叁天都是這樣的。
那個時候我才感慨,哎,到了梵蒂岡,到了一個西方宗教的中心,我忽然才感受到,那個耶稣在怎樣背十字架。那個耶稣被釘在衆生業力的十字架上,現在也沒有下來啊!而且越背越重!那個十字架,這麼容易背啊?教皇那麼容易做啊?
耶稣要走的最後的晚餐裏面講,拿起葡萄酒,你看到沒有?這個葡萄酒,都是我的血液啊!我看到西方現在的小康社會,他們忘乎所以的盡情享樂的這種生活,我想這不也都是喝著聖者的血液呀!享受著,而造的業聖者在背。
所以我在那邊坐下來,以我們大乘經典、金剛乘經典,佛菩薩咒語在那裏入定。東西方一切聖賢,怎麼樣面對現在這個五濁惡世?除了這樣無怨無悔地去承擔,把自己的福報分享給衆生,怎麼來改善?那時候是深深地祈禱。
那邊又不認識任何人,我自己去歐洲了,梵蒂岡是他們的宗教中心,我應當去一下,也不認識梵蒂岡任何一個人,隨行的一直陪著我,我們默默的這樣子祈禱。
這個地球越來越小了嘛,越來越小,我們佛教的善知識也是帶衆生的業。帶業往生、帶業往生,什麼意思?帶業就是背你的十字架啊!你的業他給你背啊!讓你去快樂啊!就是把血液變成葡萄酒讓你喝,東西方在這方面都是一樣的。
感慨聖者之高潔 歎息凡愚自沈淪
所以我以前閉關的時候,很感慨。我們這個修行,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放下了又放下、放下了又放下。一點點執著,都覺得很大的障礙。
但是我反過來想,這世間的人是貪了又貪、貪了又貪,造了惡業,黑了又黑、黑了又黑,黑得都不知道黑了。貪嗔癡這個惡業挖的坑,深了又深、深了又深,也不知道回頭。修行人呢,清白了又清白,清白了又清白。
索達吉堪布提到他的寺廟有位活佛從小出家,一生精進修行,晚年的時候,他看到那些活佛,看到那些修行者,向每個人都至誠地去祈禱,向他們求:“你要加持我!你要加持我!你不要讓我墮落叁惡道。”這麼一位殊勝的成就者、上師,竟然這樣虔誠!
你們覺不覺得“我怕叁惡道?”會怕嗎?你知道叁惡道的苦是什麼?你怕不怕?
真的修得越好的,看到這位活佛的照片,多威武的相啊!大成就者,是他們寺廟裏加持力最大的,我看過這位聖者的照片。但是他見到那些修行人和上師、活佛,都會祈禱:“加持我!加持我!”是這樣的。 西藏人他們很多都是這樣的,我去那邊,他們也是這麼說,“加持我!加持我!”也是這樣。
益西堪布雖然沒有親自見過我師父,本來是非常想見的,跟我的因緣很殊勝,他怕時間久了會出違緣,所以他那天沒有等我師父回來。但是他給了我一百塊錢,那個時候是九八年底,他說請你轉交,供養你師父他老人家,求他加被我生起菩提心。後來他又這樣子,我去學院要回來的時候,他說請你啊求你師父他老人家加持我生起菩提心!
益西彭措堪布,他在學院裏屬于最年輕的堪布,在一次盛大的辯論會上,整個學院他辯論頭一名,那個時候二十歲不到,是最年輕的堪布,也是法王親點的,教導我們漢地衆生,但是他顯現出來的是這些高貴的品德。
《新年訪談錄》裏面,索達吉堪布怎麼說?“我沒有菩提心,我雖然講經說法,寫點書,這是我的習慣而已,我喜歡。”就像有的人喜歡去卡拉OK,有的人喜歡做這個,他說我是喜歡做這個,我並沒有菩提心,他這麼謙虛!這些聖者們,是幹淨了又幹淨,幹淨了又幹淨啊!
益西堪布來漢地不受供養,他來,發心就是爲了來弘揚佛法,就是說,不用其他的利養來混淆這個事情。所以大乘經典裏也有講到,說法的法師啊,不要化緣,你前面法說得再好,後面一化緣,法味沖掉了。
我們師父從十一歲開始吃素,他常常說我畢竟吃了十一年的葷了,這十一年,用船裝也可以裝不少的。他常常贊歎淨慧老法師胎裏素啊,媽媽一懷他就不能吃葷了,胎裏素。哎,所以你看,這個就是看好樣,總是生慚愧心!
那時候我就想,修行人,一個追求高品質的人,高了還要高,高還要高,一塵都不染,這種高潔。世間的人呢,髒了又髒,髒了又髒,髒得不知道有多髒,不知道修行,不知道做一件好事,不知道修行是什麼,道德是什麼?就憑著自己的欲望,主觀的欲望,很感慨這世間的人。
對我們學佛的來講,真的要看好樣,那還有出路,有佛可學,多幸福的事情啊!世間一般的人,你說佛是什麼?不知道。佛是不是迷信啊?是不是假的造的呀?像我們還有佛可學,有法可證。
《緣起甚微妙 世界多虛幻》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