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境中悟真谛
2009、12、01
——傳喜法師于臺灣金湖放生開示
我們前面做放生的這樣一個學菩薩的行爲,通過對生命的觀察,對生命的這種體同身受的,這樣子細致的去換位思考。我們這個人,特別作爲修行人來說,拓展我們的心胸,豐富我們菩提心的內容,這是作爲菩薩道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一種修行方法。
你看,這麼美的大海,覆蓋了我們地球的百分之七十,裏面生命的數量也是非常的多,種類繁多,對于天人來說,它又猶如宮殿一般,如琉璃的宮殿。
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有地水火風,水也占了我們身體的百分之七十,跟外在的,我們中國的傳統上人天相應,人和大自然合二爲一的,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
你放生,我們自己的心像一只小鳥一樣,像一條魚一樣,像世界裏的萬事萬物,都是長養于天地之德當中。這個時候也慢慢、慢慢生起了諸佛菩薩慈悲的狀態,也投身于諸佛這種慈悲的蓮花家園當中。
接下來我們還要更深的,不僅我們現在坐在這裏,我們想,除了我們個體的生命之外,我們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對外所感受的這些根和塵,還要發揮我們心的光明來超越出。如《心經》所言:“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個意思就是要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狹隘,要超越色聲香味觸法的局限性。我們還想到這個大千世界,六道衆生,以各種的業力而存在于不同的自己的特質當中,尤其是叁惡道衆生。
像剛才我們做善的時候,諸天人都歡喜,你看慢慢、慢慢雲開日出,大海也這麼樣的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