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供妙音 生悲心 常精進

  供妙音 生悲心 常精進

  ——傳喜法師臺灣行法會開示(10.09.05)

  妙音供佛開智慧 觀世音散花印和這個咒,我看大家都撒花撒的好開心,所以在佛教裏面有天女散花對不對。我們也來修這個法,修天女散花的法。其實我以前有經曆過,但不知道,我們以前去藏地在寺院裏修法的時候,這個其實都有,每天他們也是准備好,每個出家師父面前,像這樣的小盤子啊准備好,然後我跟在後面學,因爲藏文我不懂。每到修到這裏的時候,大家都打著手印,拿著花,念著什麼我也不知道,大家撒,我也跟著後面撒。

  撒了之後還怎麼樣呢?有時候,還放兩朵花在頭頂上,我也跟著放在頭頂上,有這樣的修法。所以剛才師父教大家的時候我又想起來了,是有這種修法。但是這個因爲我們漢地比較少,我們只不過是看壁畫裏有天女散花,但是很少會聯想到我們自己,特別是在念這個咒,散花印的時候,輕音樂,這個悅耳的音樂都是可以供佛的。

  像我們每次在藏地念《普賢行願品》,念七支供的時候,其實也是可以散花,然後放音樂,那時候可以放音樂,你家裏有很優美的,那種比較悅耳的。像我們中國傳統的鍾磬啊,中國比較大雅的音樂就是像宮廷的那種,像我們出土的,比如說編鍾,加那個瓷磬,鍾和磬的聲音一奏起來啊,如天樂一般!所以,原來我們中國古人呐,兩千多年前這已經很成熟了,那說明我們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曾經在全世界裏來說是很領先的。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他文化最高級的部分,最成熟的象征表現在音樂和舞蹈上,我們中國這方面你去看,像湖北出土的鍾磬,那都是兩千多年前的事情啊,快叁千了。你想想,兩、叁千年前我們中國人就把音樂做到那麼細。我們以前總覺得輸給西方人,西方人的音樂,音樂的樂譜啊,特別音節的分布上他們好像很細,我們中國好像不如他們。但是那套編鍾一出土了之後,整個中國的音樂史就改寫了,原來中國在兩千多年前已經有音的十二級的等分啊。

  我們本來覺得好像中國的聲音是“宮商角徵羽”這五個聲音,其實分到最細的地方,中國分到十二個音,音樂非常成熟的。所以在過去的修法當中,我們都有用到以音樂來供,乃至國家最大型的、最莊重的時候都是把音樂推出來。

  我們現在也很方便,家裏面有好的音響,在七支供的時候,或者是剛才傳的觀音菩薩散花印咒的時候,除了散花之外奏音樂很重要,而且奏音樂還開智慧。還有一個壇城,我們中國人的本尊,我們中國人的本尊是誰啊?有的人問啊,我修本尊修本尊,中國人的共同本尊是誰啊?文殊菩薩。文殊菩薩長期住在我們中國的。他的根本道場在哪?五臺山,這是佛經裏授記的。所以從佛陀時代一直到現在,十方世界,常常有菩薩到五臺山去朝拜文殊菩薩。

  在古代的時候,就有那些阿羅漢,有的顯神通啊,天上飛啊,從印度飛到中國來拜見文殊菩薩。這經典裏有沒有記載啊?我們佛教典籍上有記載,比如沩山靈佑禅師,在介紹他的時候就有這段小故事,說那天沩山靈佑禅師在他的房間裏打坐,忽然之間,有一個梵僧降在他的房間裏來贊歎他,說我是從印度來去朝拜文殊菩薩的,不想我在天上看下來,我們釋迦佛陀原來也化現到中國來了,所以從這裏我們就知道沩山靈佑禅師是釋迦牟尼佛化身。祂特意從天上降下來,來朝拜,來拜見佛陀啊。

  所以由此也可以知道,像這樣子的這些羅漢們,這些有大神通的,他們常常都從印度趕到五臺山來拜見文殊菩薩。包括像佛陀跋陀羅尊者啊,甚至大圓滿裏面的很多祖師都是從印度跋山涉水來到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然後長期住在五臺山。像我們佛教裏面,現在密法裏面比較著名的蓮花生大士,他就曾經從印度遠赴中國五臺山,親近拜文殊菩薩學習很久,學習大小五明。在他後面又有一位叫貝瑪木紮,貝瑪木紮也是大圓滿非常重要的祖師,他後來來到五臺山,在五臺山虹化,而且長期的住在五臺山,而且他發願,每隔一百年化現到人間來一次,振興佛法。

  那你就可以知道我們中國人爲什麼智商這麼高,原來我們的本尊就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修法裏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音樂,所以文殊壇城裏很奇特,當中是一個種子字,邊上圍的一圈都是樂器,音樂。甚至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上講,《法華經》裏面說到妙音菩薩從他方世界來到我們娑婆世界,爲了要拜見佛陀,也是爲了要來拜見文殊法王子,對不對。所以在文殊菩薩修法裏面,就是說開智慧的,特別修白文殊,開智慧的法當中,第一個要觀修的就是妙音天女。

  這個妙音天女裏面跟妙音菩薩其實有相同的功德、相同的內涵,講妙音菩薩是怎麼樣成就的,在《法華經》裏面大家問佛陀,佛陀也說,過去無量樂器啊,音聲呐來供養佛所得的成就。所以這裏面有散花啊、奏樂啊,這都非常好的。我們現在自己不會奏嘛,我們就把錄音機打開,甚至手機,現在手機功能越來越好,裏面有優美的音樂。

  我聽下來,其實我們中國最傳統的鍾磬之聲供佛非常非常好,大雅之聲,古琴的話,古琴的音聲要比古筝好啊,但是古琴跟鍾磬聲又不能比了,以後這也成爲我們修行的一部分,我們注意一些,這樣就會非常愉悅啊,有智慧,開智慧,而且呢諸佛歡喜。這是前面對觀音菩薩散花咒印的一個補充,這樣以後我們修行氣氛就會很活躍。

  像我常常上供,你們有沒有記得每次上供的時候,我們念到那個時候,我都會敲這個,我手裏拿的這個法器,好幾千年的曆史了,七寶合成,這個聲音一敲,鬼神看到的就是七寶放著光,整個空間無比莊嚴。所以這個樂器啊,過去做樂器是非常講究的,像這種,有時候我念七支供的時候就會敲這個來供養,在七支供裏面就有,散花印裏面也可以,都可以。平時你在家裏也可以供養法器,供養法器要請好一點的,不要太粗製濫造的,好一點。好一點的敲出來的聲音就非常清脆悅耳,而且功德很大。

  我們這種就是專門的、非常好的供養佛的樂器。鈴子也是,鈴子的顔色爲什麼深暗色的,那也是因爲它是七寶合成的,古代這個是非常不一樣的,現在能請到這麼好的是很少有的,最近我看我們大師父用的那個鈴也是很古老的,所以敲起來非常清脆悅耳,馬上就會給衆生帶來清涼,開發智慧。

  面對苦難生起悲心

  好,我們現在翻開法本,我們開始要來做上供下施。上供下施的時候啊,我們要對衆生生起大悲心啊,法本發一發,這次來臺灣,我看這個法本印的非常精美。第一頁是誰啊?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吧,這是在哪裏,你們有沒有親自去拜見過?很多有拜見過,我看在座很多我都是很熟悉,跟我們一起去印度朝聖。菩提迦耶正覺塔內的釋迦牟尼佛像,這尊佛像是誰造的知道嗎?這是彌勒菩薩親自造的,所以無比莊嚴呐,叁十五歲等身像,成道的像,佛陀的這種莊嚴相。這張像很難得,平時我們去看大多數都是袈裟披著的,我們看不到這個。每次換袈裟的時候,一個短暫的機會才把身上的那些拿掉,然後看到祂真正的面目,這尊像非常難得。

  然後翻到第二頁,我們做施食的最主要的本尊——南無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主要就是這尊,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我們施食的本尊。這個不管是那一乘佛教,我去對比過,無論我們漢傳佛教的還是藏傳佛教的,施食的根本的一個咒語就是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的心咒。不管你是做蒙山、做焰口,還是做水陸法會,根本咒就是祂的心咒,所以這很重要很重要,我們漢傳的“南無薩縛怛他哦哆 縛噜枳帝 唵 叁跋啰 叁跋啰 吽”。

  藏傳佛教的呢,字也是這個字,念的節奏上有點不同“南無薩爾瓦達他嘎打 阿瓦洛格得(dei) 嗡 桑巴惹 桑巴惹 吽”。其實一樣的,我們漢傳佛教兩千多年來,包括藏傳佛教傳下來都是一模一樣的,都是最重要的。下面DB法王,DB法王下面還有在他十幾歲的時候,修菩提心的時候做的這首詩。這首詩我們會不會唱啊?我們來唱一唱,好不好?(衆答:好)。

  一個人你要修,袋裏沒錢不要緊,心裏不能沒有這種狀態,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我每次來臺灣都有信衆請師父吃飯,我們臺灣的素齋館是特別多,對不對,各有特色,吃了東家吃西家。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哪一種知道嗎,師父帶我去吃路邊攤(衆笑)。上次國際齋僧法會一結束,師父就帶我到長庚醫院邊上那個路邊攤,我講了你也找不到,那太平凡了,一圈全部是小攤販,大家在當中,圍一個小桌子,一個電風扇往上面吹,一個電風扇往下面吹,還噴著水,我就擔心那個水有沒有消過毒(衆笑),不但噴到頭上,也噴到碗裏嘛!但是覺得很好啊,大家都在吃啊,我們法師也在吃啊,就過著我們臺灣最普通人的生活啊!

  到醫院裏住院的,看護病人的,匆匆的上下班的,放學的學生,大家都在那很熱鬧啊,也沒冷氣,什麼也沒有,就這樣子,又簡單,點一個菜,一菜一湯,不超過臺幣一百塊,你看,吃的味道又好,肚子飽飽,我覺得特別高興,特別享受啊。爲什麼呢?因爲我發現這符合于我們修行的觀想,越接近于衆生,甚至越接近社會底層、一般的大衆,越能看到衆生的痛苦,越能夠看出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的無奈。

  但是當你面對這些的時候,佛法就開始起作用了,所以內心總是溫暖的,內心總是充滿了一種悲心的,像黃金一樣啊,內心慈悲了就是黃金爲地了,黃金鋪地了。所以常常我們在路邊,看到那些徘徊在路邊的人,在十字路口等紅綠燈的人,我一看到就會觸動我的心啊,衆生就像迷途的羔羊一樣,他們雖然下班了匆匆的往家趕,但是他趕去的那個是他的家嗎?我們現在是法會啊,大家在這邊。法會一散,大家趕快啊,各種交通工具往家趕哪。請問你趕的那個是你的家嗎,是不是啊?或者是一斷氣,或者是還沒斷氣就從那個家裏擡出來了,哎,就擡出來了。

  我們今天剛過來的路上那個樂隊,前面是什麼敲鼓、吹喇叭的洋樂隊,洋…

《供妙音 生悲心 常精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心常安住悟般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