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害爲師(上)
《修心八頌》講文(十二)
(2012-06)
地點:遼甯歸茗寺
第六頌:視害爲師
吾昔饒益助某人,願我于昔成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彼衆非理而陷害,亦視其爲善知識!
《心經》講:“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你看看,“視害爲師”,跟我們的想法一致嗎?我們是視害爲害,視害爲魔鬼。 到底誰是顛倒?《修心八頌》告訴我們,要“視害爲師”!
“願我于昔成利益”,就是我們過去曾幫助過某人,對他寄予深切的厚望,信任並且依靠他。這樣的人,幫助過他,對他有很多的期待,可在最關鍵的時候,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最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他不但不報恩,不回報,甚至還無理陷害、欺騙、汙辱、诋毀我們,難過不難過?(衆答:難過!) 受得了嗎?(衆答:受得了!) 人生最大的苦就是這種苦。你若對他沒有期待還好,本來就把他當做惡人,知道他是惡人,他傷害你時還好接受。可他是你最信任、最依賴的人,是你幫助最多的人,反過頭來傷害你,這才對你傷害最大。 《修心八頌》告訴大家,“深切寄以厚望者,彼衆非理而陷害,亦視其爲善知識!”面對這樣的人,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也不能起嗔恨心,不能報複,不能以牙還牙,還進一步視其爲善知識,把他當做是真正的善知識,容易不容易?(衆答:不容易!) 諸佛菩薩都是由此而成就的!提婆達多,釋迦牟尼佛的堂弟,釋迦牟尼佛對他非常好,度他出家,傳他佛法,最後反過來,他還要多次陷害佛陀,但是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舍棄他?(衆答:沒有!) 當提婆達多深墮無間地獄時,生起了悔改心,一念“南無佛”,釋迦牟尼佛要不要救他?(衆答:要!) 釋迦牟尼佛還要救他,在《法華經》裏,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提婆達多是我過去世的老師,他將來必定成佛!世尊之所以爲世尊,世尊之所以能成佛,有沒有道理?(衆答:有!) 我們之所以還沒有成佛,之所以還在輪回,有沒有原因?(衆答:有!)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人要問了:“爲什麼他這樣對我,我還要把他當善知識?我不抽他就不錯了!”我告訴你,他對你恩將仇報,其實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我們任何人都願意聽好話,贊歎的話,誇獎的話,花言巧語,比如說,“你功德老大了!”,“你太善良了!你修行太好了!”喜歡不喜歡聽?(衆答:不喜歡聽!) 表面上不喜歡,心裏頭還是覺得非常不錯的。這人也是真心說,不是假心假意的。比如,你哪個地方有優點,別人就贊歎這點。你飯做得好,別人就說:“你這飯怎麼做得這麼好吃啊!”你哪兒做得好,他就誇你哪兒,那你愛不愛聽。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聽別人贊歎,也都希望從對方那裏得到一些好處、幫助和利益。我們來這裏打佛七,是不是爲了想得到利益?其實,我們跟別人打交道,乃至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說出發點只想爲了自己的話,這不過是一種顛倒! 如果諸位在這裏打佛七,唯一關心的是,怎麼樣使道場更莊嚴,怎麼樣使法會更圓滿,怎麼樣使大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我自己完全無所謂,大家打佛七都能得到成就。我即使沒有什麼成長,又有什麼不可以呢?如果你這樣想,那麼這樣的心就能靠近佛了。如果說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只是爲了利益自己,這是顛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