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心八頌》講文十 自受虧損 中

  

自受虧損(中)

  

《修心八頌》講文(十)

  

(2012-06)

  

地點:遼甯歸茗寺

  

   第五頌對我們很重要。因爲“失敗虧損”是經常遇到的,我們無始劫以來都曾有錯誤的思維、語言、行爲模式,深陷輪回,不得出離。一旦遇到不好的境界,虧損的境界,馬上會被自己的煩惱習氣所牽引,生起貪嗔癡,再驅使身口意叁門造業受報,輪回不能出離,導致無窮無盡的痛苦。

   現在遇見了佛法,遇見了善知識,已經懂得了佛理,我們就不能再被自己的習氣煩惱所欺騙,一定要第一時間覺察,不要被其假面具欺騙。什麼叫假面具?都帶著“我”這個假面去欺騙,說我是你的朋友,其表現就像個朋友一樣。你喜歡喝酒,喝酒就戴著朋友的假面具。你喜歡抽煙,抽煙就戴著“我”的假面具。一切壞的煩惱習氣都戴著假面具,你要在第一時間發現。不要再跟隨這些貪嗔癡的煩惱習氣,一定要好好守護自己的心相續,守護好自己的家。

  

  

   怎麼樣守護好?讓主人來做主,不要讓賊進來。即使賊進來了,有警察看著,讓賊毫無收獲。但是我們主客不分,就像《楞嚴經》裏所講,客塵煩惱,貪嗔癡慢疑那些煩惱習氣,是不是主人?不是,只是客人而已,從你的六根門裏進入。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向外認識世界,向外遇見這個境界,我們心裏就産生貪嗔癡慢疑,而這些都是因緣所生,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性,分分秒秒都在變化,不是主人,不過是外面侵入進來的灰塵、強盜。

   如果你能夠把握住,能分辨出誰是主、誰是客,客不能犯主,主人當家,相安無事。強盜天天有,但你把家守護好了,家就沒事。外面有小偷、強盜、壞人,有安全常識的人家不會被傷害,因爲有分辨能力,沒有那麼貪。

  

  

   上當受騙,都是因爲貪。知道天上沒有白掉下來的餡餅,怎麼會上當受騙。所以,要守護好自己的心相續,保持一顆清淨心就不會造業。

   如果我們沒有把握好自己的心念,讓貪嗔癡當了家,我們就會嗔恨。當你遇見境界,生起嗔恨心的時候,記住客人當家了,主人睡覺去了。我嗔恨,我想要報複,馬上“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委屈,我修行這麼多年,做了很多的善事,可爲什麼還有這麼多的煩惱,還是沒有進步?我放棄了跳舞、打牌,來念佛;我放棄了生猛海鮮來吃素,爲什麼我還是這麼煩惱?

   不要有委屈,一定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不要對佛法失去信心。佛是實語者、不妄語者,佛不會欺騙你,一定是我們所作所爲違背了佛陀的教導,“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同樣,一念菩提心起,火燒罪惡林。應當第一時間發起菩提心,菩提心的力量不可思議。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不要被迷惑,不要再上當受騙。

  

   “虧損失敗自取受”,也就是自己來承擔虧損失敗。

   街上有老人跌倒了,你敢扶嗎?(衆答:敢。)

   你不怕他訛你?(衆答:不怕。)

   真跌倒了,你會不會猶豫?(衆答:不會。)

   不要猶豫。

  

  

   那麼,他真訛你了,怎麼辦?(衆答:訛了,也得救,坦然受之。)

   訛你,是你消業的時候,一定要相信因果,這個時候用因果來抉擇。實際上,這種事做十次也不會有一次的,是我們把事情放大了,即使這一次發生在你身上,我告訴你,最後你一定不會吃虧的。網上有這種事,多少人爲他喊冤啊,他會吃虧嗎?不會吃虧的。虧損失敗自取受,你有這種擔當的精神,從因果上來講,不會吃虧!

  

   “利益勝利奉獻他”,將利益與成功奉獻給他人。你對我不好,不要緊。你無緣無故地對我不好,我偏無緣無故地對你好,不管你怎樣對我不好,我都要對你好。這事兒怎麼做?可以直接、間接。我內心裏頭不嗔恨,願意回向給你,願意你慢慢地悔改,願意你不再受罪報,這些都是“利益成功奉獻他”,真做到這些,其實已經是一種解脫。

  

   真能認識到這一點,當下有人殺害你,你煩不煩惱?(衆答:不煩惱。)

   有人罵你一句,煩不煩?(衆答:不煩。)

   他不過就是罵了你一句而已,罵完的後一秒,這個罵還在不在?已經沒了。但我們特別喜歡溫習,每過一秒鍾就溫習一下,他罵我,他是怎樣罵我的。(大衆掌聲)

   其實,他罵你一句,你罵你自己一百句、一萬句,是你自己在罵啊!

  

   如果沒有這個溫習的過程,你會有煩惱嗎?你在溫習的時候咬牙切齒,渾身出汗,下一刻就不知道會做出什麼無禮的舉動,你能明白,當下就解脫!

   他前一秒說完,後一秒空啦,真沒了。你不信,比如說,他是一個老外,他用一句索馬裏語罵你,你有事嗎?(衆答:沒事。)

  

   你說:“這個老外,說什麼呢?”還以爲他說謝謝啊。可是換成中國話罵你,你咋就聽懂了?你們每天在這裏打佛七,出去吃飯,有沒有聽見樹上的鳥兒喳喳叫?聽見它說什麼了嗎?想不想知道它在說什麼?我告訴你,你真要聽懂了,還煩惱增多。

   “你看,這修的什麼呀?還念佛,還不如我呢!”

   然後,你真聽懂這句鳥語,會說:“誰不如誰呀,有本事你下來。”

   好在,你聽不懂,別以爲神通有多麼“拽”,不一定的。不要羨慕佛菩薩,佛菩薩對一切衆生心裏所想、所思所做,悉知悉見。

  

   你想不想知道旁邊人在想什麼?(衆答:不想。)

   爲啥?我自己事兒就煩得夠嗆,還拿別人的事兒來煩我。

   有人來跟你說:“哎,我跟你關系好,我有點小秘密想告訴你。”想不想聽?(衆答:不想聽。)

   別來煩我,我已經夠煩的啦,秘密跟別人說。我們的煩惱習氣是因爲度量不夠。

  

   “虧損失敗自取受,利益勝利奉獻他”,你能夠證到這點,任何煩惱境界當下就解脫。

   前面他傷害你,後邊你就空啦,對不對?如果他前面一句話罵過,後面來了一個人,沒有聽到這句話,對他來講這件事就不存在。因緣消失以後就已經空掉了,可是你時時在做增上緣。所以,當下輕松,當下自在。

   不過有人問了:“憑什麼,他對我不好,他讓我遭受虧損,虧損失敗還要我來承受,這講理嗎?”因爲對修行人來講,這不是禍,這是福啊!(衆掌聲)

  

   他讓我虧損,他給我福,這的確是難得的福報,是真正的大寶藏。因爲什麼?沒有這些對境,沒有別人來傷害我,我們沒有辦法修忍辱,業障也沒有機會消除,沒有辦法增長自己的福報。正所謂“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同樣,不經過磨難成不了佛。(衆掌聲)

  

   要想成佛必須經曆磨難,你經曆的磨難越早,磨難越大,成佛的速度就會越快。當然不要沒事找事,不要沒苦找苦,不要大冬天的光著膀子到外面去轉,不是這個意思,不用去找也會遇見各種各樣的逆境,面對這些逆境的時候保持正念,這極爲重要。苦來時,不要抱怨,坦然承受。

  

   普通人都覺得,我得到的東西越多越煩惱,沒錢的時候煩惱,窮啊,等有錢了,想買啥就買啥,再也不煩惱了。是不是這樣?等你有錢了,把過去想買的東西都買全,煩不煩?一樣煩,爲什麼?因爲你幸福的門檻提高了。

  

   80年代,叁大件,知道吧?自行車、縫紉機、手表;現在有這“叁大件”不敢見人。東西還是這些東西,爲什麼那個時候挺快樂,現在就不快樂呢?因爲門檻提高了。現在叁大件:奔馳寶馬、別墅、溫泉。沒這“叁大件”不好意思跟人說。門檻提高了,你還一樣煩惱,對不對?其實,得到快樂很簡單,只要把門檻降低,馬上快樂現前。

  可是,我們幸福的門檻怎麼那樣高呢?又要兒女聽話,都得找個好工作,找個好媳婦,老頭還得聽自己的,想幹啥就幹啥。記住,如果你的幸福和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改變,或者外在環境的改變之上,那注定是脆弱的。

  

   窮也煩惱,富也煩惱。窮的羨慕人家富的,兩眼發紅;富了吧,兩只手捂住錢包“你別靠我啊”,出門都得帶保镖。

   有家的煩惱,沒家的也煩惱。沒家的想沖進圍城,沖進圍城又想什麼時候出來。

  

   有權力的也有煩惱。有權力的人真沒幾個身體好的,一天種種應酬,總有人來找他,隨時都怕被雙規,也不容易,你們也不要羨慕;沒權力也不用羨慕,各有各的因緣。他沒有智慧的話,也挺苦的,比咱們苦。

  

   咱沒錢,沒錢隨便哪裏走,沒有安全隱患,“橫著走”!(衆掌聲)

   有錢的人,那大名星,就向往著咱們普通人的生活,到哪兒都怕被認出來,認出來把你當猴子看。

  

   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境界,有智慧的人都不會減少快樂。

  

《《修心八頌》講文十 自受虧損 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