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們同事,還有一起扭秧歌的那個秧友……隨喜他們,他們工作做得好,發自內心替他們歡喜,慢慢地你的工作、你跟朋友相處的關系就會改善。這就是一個次第啊,你一開始從最難的做起,你做不到的。
繼續乘勝追擊,追擊到沒什麼關系的人。比如說對的士司機:“哎呀,師傅您辛苦啦,今天麻煩您了,辛苦您了。”人家開車不容易呀,一天到晚養車,還得擦車。一般的士司機往往脾氣都不好,爲什麼不好?一天見這麼多人,可辛苦啦。對他們有沒有感恩的心呢?要隨喜人家,說個“你好”吧。“我把錢給他了,憑什麼說“你好”,我又沒少給錢。”“嘿,快點啊,趕時間啊!”就是開始從這裏頭修啦。我們買菜的時候:“哎呀,阿姨,您辛苦啦,這麼早就起床賣菜啦,真是不容易呀,要注意身體呦!”多說幾句不害你,跟那些不相幹的人培養你的隨喜。“太了不起啦!都是因爲你,所以才有我們這樣幸福的生活呀。”有了這個基礎不斷擴大,再繼續擴展到跟你關系不太好,以前有過結的。其實人家還是有不錯的地方,要冰釋前嫌。不要因爲當年一個蘋果,結果十年不說話。比如說他有一個蘋果,我和他都想找他要,他就給他,就不給我,你看看,心裏不高興。就這個不高興,十年沒講話,就爲當初那蘋果,“我不是爲那蘋果,我就是爲那一口氣,對不對?你憑什麼給他呀?”你看,這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個蘋果真有可能造成這樣的後果,不要說一個蘋果,就是一句話你都十年不說話,有可能。這就開始冰釋前嫌:“哎呀,當年都是我太傻啦,我最近反思,我真的是不對,就因爲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心眼兒這麼小,你看看,真是!今天我請客,請你吃蘋果,請你吃飯,請你到我們家坐坐喝喝茶。”
其實解決問題不難,你就低不下那個頭。你鞠個躬不行嗎?“您辛苦啦!”人家好感動啊。我們從來沒有過禮貌,突然見到真正有禮貌,反而不適應了。所以要講次第,從身邊的人開始做起,再繼續拓展,拓展到一切的有情衆生,比如說老鼠啊、蒼蠅啊、蚊子啊、螞蟻呀,甚至于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這可是修行的訣竅啊!
首先從我們關系最近的身邊人開始,對他們取得的成績和榮譽,我們要馬上隨喜贊歎,不要拖到明天。“明天再說吧。”早過那時候了,再過了一個月,“算了,不說啦,時間都過了。”你看見沒,要馬上,不要推遲。反過來也是,當我們犯了錯誤要馬上忏悔。從一家擴展到一個小區,從一個小區擴展到一個村、一個鎮,甚至一個縣乃至一個省、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最後再從人類擴展到一切的動物、一切的生命,對于一切的有情做出的有榮譽的、有成績的事情,哪怕就是那麼一點一滴,要由衷地高興,這就叫隨喜,這叫喜無量心。
路上看見一只小鳥正在歌唱。哇,太棒了!爲小鳥感到高興,看到一只鳥正在喂它的小鳥:“哇,母子親情呢!太了不起啦!”走在大街上看見樹木綠油油的:“哇,好漂亮的樹啊!”一切都要隨喜贊歎!這樣我們的心就改變了,就清淨了,我們的世界就清淨了。改變世界的關鍵是什麼?是自己的心念。佛法裏有一句話叫“心淨則國土淨”就這個道理。所以要懂得這個方法,記住這個方法,這是佛陀所傳下來的寶貝,不要無動于衷啊,那太可惜啦。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怎樣檢驗我們有沒有喜無量心呢?就是當你看見別人有成績的時候,當見別人修善行的時候,是歡喜還是猜疑、嫌棄、嫉妒,如果是歡喜的心態,你就有了隨喜功德。如果你看到人家做好的事,心裏老難過了,老著急了,老猜疑了,老嫉妒了,說明根本沒有隨喜心。一個家庭、一個單位最容易出現一個現象是什麼?“互相拆臺,一起倒臺,互相補臺,好戲連臺。”大家在一個單位裏頭,有個人有成績了,好了,底下開始有風涼話了:“哎呦,這麼積極呀!無利不起早啊,肯定貪汙啦,肯定收好處費啦。”有人講:“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叁個中國人是叁條蟲。”當然,中國也分地方,有些地方發展得比較快,有些地方發展得比較慢,有些公司就發展比較好,有些公司就發展比較差。就是這個原因——勾心鬥角、互相拆臺,你想做得好一點,馬上底下那個風言風語啊,讓你受不了,那大家都一起看報紙吧。這就是最差的。我們學佛也是這樣子,也有這種現象,一定要改掉,你不改掉吃虧是自己,我們學佛本來就是要去掉這種小心眼兒,要修隨喜的心,結果誰稍微表現積極點,用功點,風言風語就出來了。當別人在修善、做功德的時候,比如說有人捐錢,人家捐錢捐的多一些,心裏不舒服了,幹嘛捐那麼多呀?叫我怎麼捐呀?捐少一點嘛。有些人發心多做一點事情,爲大家服務多一點,“哎呀,你那麼積極幹嘛呀?你這樣子我們怎麼辦呢?搞得我都不好來的啦!”做好事得偷偷摸摸地做,多累呀!所以要檢驗你是不是有隨喜心,就看當別人在做好事的時候,當別人在有成績有榮譽的時候,你是歡喜還是猜疑、嫉妒。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十 3 喜——隨喜》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