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才能夠算得上是真忏悔,有標准嗎?

  弟子:如何才能夠算得上是真忏悔,有標准嗎?

  釋寬見:忏,爲梵語(忏摩)的略譯,乃“忍”之義,即請求他人忍(恕)罪;悔,爲追悔、悔過之義,即追悔過去之罪,而于佛、菩薩、師長、大衆面前告白道歉;期達滅罪之目的。又有一種說法,忏與悔具有程度不同之意義,忏,是請求原諒(輕微);悔,是梵語(阿缽底缽喇底提舍那)之譯,即自申罪狀(說罪)之義(嚴重)。

  一般來說,忏悔,就是悔謝罪過以請求(對方)諒解。

  對以往所做之罪業生起猛厲的追悔心,因此到善知識面前去發露忏悔。怎樣才算是猛厲的追悔心?可以從這麼一個角度去講:有些人不痛不癢地忏悔,算不算?忏悔啊,我錯了錯了錯了,我錯了還不行嗎?這是不是真忏悔啊?這是敷衍了事嘛。道歉也是一樣,怎麼道歉算最真誠的道歉啊?怎麼才算發自內心呢?你看,廉頗對蔺相如是不是忏悔啊?什麼叫真道歉啊?負荊請罪,這個可以算是一種真忏悔。多學習古代的這些賢德的故事。

  還有一個講法:《往生禮贊》一書中將忏悔之相分爲叁品:

  (一)從身體之毛孔與眼出血者,稱爲上品忏悔。對自己過去所做的罪業産生的悔恨到什麼程度?身體之毛孔與眼都會出血。這是上等的忏悔。真正的悔能夠到這樣的程度哦。我們有時候會不會非常非常地悔恨?會産生一種揪心的疼,因爲自己做過的一件事情。比如說要是有時誤傷了自己的孩子,類似啊,當然可能還沒有到毛孔流血、眼睛出血。

  (二)從毛孔出熱汁,從眼出血者,稱爲中品忏悔。

  (叁)全身微熱而眼出淚者,稱爲下品忏悔。下品的忏悔呢,只是有些難過而已。可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忏悔,連難過都沒有。好好好,我錯了,我錯了還不行嗎?我都認錯了,你還要我怎麼著吧?這樣忏悔算忏悔嗎?下品忏悔都不算。我錯了,他還不是一樣,半斤八兩,他不也錯了,他比我錯得還離譜——這樣算不算忏悔啊?根本就不算忏悔。我回憶起來我以前所做的一些錯事,想起來還真有一點那什麼……真正的忏悔,不是那麼一筆帶過,不痛不癢的,忏悔要發自內心。

  又,如果忏悔心一起,立即不取造罪之念者是爲上品,隔時不取念者爲中品,而隔日不取念者則爲下品。以上稱爲念時日叁忏悔。

  弟子:忏除罪業當中第一條,深悔所做第叁項——産生速速脫離罪孽的心念,與忏除罪業當中的第叁條——誓不作惡有何區別?不都是生起永不造惡之心嗎?難道是程度不一樣嗎?

  釋寬見:講的角度是不太一樣的。迅速,有個著重點,是迅速脫離這種罪業,迅速脫離呀。如果想脫離自己的罪業,以後慢慢地忏悔就好了,何必著急呢?這不是迅速啊!這種想法是很愚蠢的,因爲在業障未清淨之前,自己很可能就已經死去了。所以說不能夠等待,要迅速去忏悔,脫離罪業之念。所以,這個可以講要迅速,就是馬上去做的意思。誓不作惡呢,則偏向于就說是永不再造,著重點不太一樣。

  弟子:“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者名爲真忏悔。”這段和這裏講的忏除罪業是一樣的嗎?

  釋寬見:是啊。這也可以屬于善行對治力。觀空嘛,善行對治力。

  弟子:以上罪從心起將心忏是否屬于無相的忏悔?而這裏講的忏悔罪業是否屬于有相的忏悔呢?

  釋寬見:有相忏悔和無相忏悔都包括進去了。觀空也是一種善行,無相的善行是真正的善行,都包括進去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