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的禁忌

  佛法的禁忌(一)

  (2011-11-08)

  地點:天開寺

  ※※A:我跟師父說過這句話:心有一念,身無去處。

  我讀過很多的書,誰不想往好了修,誰不想真正得道,誰不願大家和和氣氣?都想有顆很好的心,很明亮的心。但在做的過程當中,就從那樹叉全掉下來了。砍這個枝,舍不得;掐那個枝,也舍不得,都想留下,結果怎麼樣?都沒留住!呵呵,都被砍了。

  第一,我沒有把任何一位師兄當成對立面,而是把在座的每一位同修都當成兄弟姐妹。

  但是有兩個人,確實嗔恨。

  一個就是小A,我說:“你這個人啊,一點話都不聽。這麼好的條件,在這麼和合的地方,你怎麼一句話都聽不進去。你想在這裏待著,上大殿念佛號去,踏踏實實念。”這是我說過的。但他不聽,那由他去吧。

  還有一個人,我不是不幫,我能幫嗎?不能幫。他出的問題讓我很難接受,“我是師父的紅人,師父看得起我,將來也要重用你……”這話打哪兒出的?讓我心裏很是不爽。我們學佛法不是讓人重用的,而是把道理弘揚出去的,幫助師父把大衆帶起來,一個個都成佛,這多好!重用誰啊?師父把人人都當成棟梁。

  道場是大家的,法是大家學的。怎麼學?有人帶著你們學,有人給你講。你不這麼學,你就是我執,貪嗔癡啊。我呢,吃飯從來不挑食,多不好吃的都能吃掉。以後要嚴格要求自己。別跟我似的。我穿的是這身僧衣,別人就要說:師父您好!我心裏很不自在,我沒有那種境界,沒有那麼高的佛法,不能給大家有一個平和安祥的解釋。謝謝師父!

  釋寬見:好,阿彌陀佛,今天話匣子一打開收不住了。一個人,能夠面對自己,我覺得是件蠻好的事。

  昨天講課的時候,我們講的什麼內容?忍辱。忍辱容不容易,佛法當中有很多的道理,有很多的法門,每個法我們學起來都很過瘾,尤其一些比較高深的理論、比較深奧的空性。但是,我們學到這些理論,並不等于就能解決問題。

  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是什麼?熄滅煩惱。

  煩惱不容易熄滅,如果我們能依據祖師大德所教導的方法去做,真的能解決問題,但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比如說,不喜歡的境界,怎麼去面對?我們在人生當中總免不了聽到不愛聽的話,見到一些不待見的人,怎麼辦,能像孫悟空一樣變消失了嗎?不可以。

  應當怎麼去解決?在佛法當中可以解決。其實我們昨天講的忍辱就是如此,這個娑婆世界,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有千千萬萬人,哪能盡如己意。都如意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想做事、要做事,難免就會有是非,這是正常的,我們要靠一個度量,就像昨天我們講的,他人氣我,我怎麼樣?

  衆※※:我不氣。

  釋寬見:我爲什麼不氣?要是生氣,就中了他的計。呵呵呵……但是,我們偏偏又愛中他的計,唉,真要去思維這個道理,能不能起作用,光靠嘴巴去講是不行的。

  當然,我們有沒有清靜自在的時候?有吧。有沒有煩惱的時候?有吧。能不能保持?一會兒自在,過一天煩惱了,過一天又自在。這就是什麼?這就是無常的表現。

  我們這一切,乃至煩惱和清淨也是緣起法,你遇到喜歡的境界,自在了;你遇到不喜歡的境界,煩惱了。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

  有沒有人遇到這種情況的,比如,使勁修行,我不修行的時候吧,朋友還不少,幹啥事挺順。這一修行起來倒遇見了障礙,別人不待見我,不喜歡我,還有一些逆境的出現。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就像釋迦佛要成道的時候,魔宮震動,魔都會出來。

  當修行往前進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擾亂出現,也是在磨練我們,要是能夠忍得住就跳過龍門,境界增高一層;要是跳不過,原來修行的一點,就退回來了。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很多時候,煩惱種子要翻騰,這是一個術語。因爲你過去世積累的都是無始以來的煩惱種子,這種進步的力量跟煩惱種子的力量是相反的,當你要進步的時候,那個煩惱種子會時不時地翻騰一下。

  所以,我們的進步,是不斷地伴隨著煩惱種子清淨的過程。

  佛法的禁忌(二)

  (2011-11-08)

  地點:天開寺

  釋寬見:煩惱種子起現行的時候,你能覺照,能正念、正思維地對待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不要去要求別人怎麼樣。

  允許任何人以任何錯誤方式對待我,不允許我以任何錯誤方式對待任何人。

  他不如我意,怎麼樣?是我沒有量;

  我不如他意,怎麼樣?是我沒有德。

  印光大師說:“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我們如是修行,絕定往生西方極樂。

  我建議大家去看一些古代高僧大德的傳記,你那點小事算什麼呢?真不算什麼。但是,當逆境現前時,對我們來說是無限大,因爲你的眼裏只有它,把它當真了,它就無限大。如果你能生起這種覺照力,那它就微不足道。

  佛菩薩、祖師大德,隨便拿出一個故事來,那些境界都不是我們能對治的。比如釋迦牟尼佛面對老虎,把身體施舍給它。六祖大師舂八個月米,之後在獵人隊裏混迹十六年,還被人追殺……

  蘇格拉底,在西方很出名,相當于中國的孔子。他是哲學家,還是位醫學家,是西方公認的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哲人。在別人眼中,他是老師,是教主,是衆人崇拜的中心。但他夫人是個潑婦,經常當衆羞辱他。

  有一次,他跟一群學生和朋友正在熱烈地談論著高深的哲學問題,每個人都感覺法喜充滿。走到家門中,只見一盆水從樓上潑下來,澆他一個落湯雞,然後就聽到河東獅吼,破口大罵。

  但是,蘇格拉底怎麼樣?嘿嘿一笑,說了一句話,“我就知道,雷聲之後肯定有傾盆大雨”。要做到這樣,容不容易,在我們來看,也是很難做到的。

  事實上,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這些煩惱,大多數在這個難度以下。比如,我們在一起,我讓你這樣,你不肯;我好心爲你,你不肯。你不但不接受,反而說我,憑什麼?或者說,我爲什麼要怎麼怎麼地?我偏偏就不怎麼怎麼地。太常見了。

  當煩惱種子翻騰起來的時候,是不能自主的。比如,你碰到一條狗,狗沖你汪汪大叫,毫無道理,你跟狗又沒有仇,狗就沖你汪汪大叫,你要不要恨它?你說:“你不講道理啊,我跟你無冤無仇,你爲什麼對我咆哮?我嗔恨啊!”對它反咆哮一下。

  當然,我們有時候遇到境界,一刹那間,會失去自控能力,叫“不能自主”。你怎麼能夠跟一條狗計較,不能自主啊。同樣,每一個人,有時候面對不喜歡的境界時,是不能自主的。

  不能自主其實就是給他找理由,找一個你包容他的理由。這個理由夠不夠?比如,在法律上,如果精神病犯罪,你能製裁他嗎?應該不能和普通人一樣製裁吧。每一個國家都是如此。

  我記得在上一節課講過一個例子,前陣子發生的挪威持槍殺人事件。有一個青年,在夏令營,用槍殺死了十來個人。有中央臺記者采訪一位挪威老人,這老人的心量真不小,他的外孫女卷入到這場事件裏,幾天過去,既沒有生存,也沒有死亡的消息。其實生存的可能性很小,帶著這一線希望,老人就每天在這裏等著,看看有沒有確切的消息。

  中央電視臺的記者采訪他:“你怎麼看待這個殺人犯?”老人說:“他是個瘋子,是個宗教狂熱徒。”記者就繼續問他:“你恨不恨他?”老人講了一句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也可能出乎記者的意料,他講:“面對這個瘋子,我恨不起來。他是一個瘋子。”什麼意思?他不能自主,你看他用到這個理由!聽到沒有,設身處地換個角度想一下,要是我們,能不能做到。

  在座年紀大的,六十歲以上的,可能都有孫子孫女吧,四十歲以上的估計都有兒女,如果說,你的兒女或者孫女遇到這種情況,你會不會恨?但這位挪威老人居然運用到了這個理由——他不能自主,我恨不起來。

  所謂的瘋子是什麼?不能自主。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有不能自主時。這是第一個忍辱的方法。

  佛法的禁忌(叁)

  (2011-11-08)

  地點:天開寺

  釋寬見: 還有其他的方法,自業之過失——自己業力的過失,身體的過失,自己身體的過失、心念的過失。

  還有一個理由,如來神掌第五式是什麼?過失無差別,世上人人誰無過。他犯了讓你無法承受的過失,那你有沒有犯過讓別人難以承受的過失?每個人都有,這些非常實用。

  讀誦受持《金剛經》有沒有功德,有多少功德,功德有多大?乃至于以多少東西供養多少多少佛,也沒有受持《金剛經》一句偈的功德大。可是《金剛經》裏還有一句話:“若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

  什麼叫“爲人輕賤”?

  ※※B:“輕就是輕視,賤是被人看不起。”

  釋寬見:對,被人輕視,被人瞧不起,被人汙辱。比如說:“你是個賤人。”受得了麼,你看,讀誦受持《金剛經》還會被人輕賤。

  “世人先世罪業則爲消滅”,這是什麼?重罪輕報。你可能有墮地獄的果報,現在就是被人輕賤,這個罪就消了。如果你沒能經受住考驗,被人輕賤後,反過來又嗔恨,就消不了;如果坦然承受,這個罪就消了。

  跟大家講修行,我們學到佛法是用來要求自己的,不是用來要求別人的。

  你若用來要求別人,每個人都是魔鬼,每個人都有業力、都有過失。

  你若用來要求自己,處處都有對治,每一個法都成了對治法,這就是佛法的使用關鍵和注意事項。

  每一個電器有禁忌,藥品也有禁忌,就是某些情況不可以服用,要遵醫囑。我們佛法也有一個禁忌:不能照別人,而是用來照自己。你如果用來照別人,完了,肯定毒要發作的。當然,這種情況每個人都有,我也有,只不過中毒的次數多了,經驗豐富一點。

  中毒的時候,知道自己中毒了。

  既然知道自己中毒了,就要遵醫囑去服藥。

  (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