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乃不共的甚深勝乘,爲一切乘之頂巅,具有奇妙無比之百千萬光芒,猶如無數太陽的光芒,下劣意趣者猶如鸱枭,遠離甚深教理之慧眼,如盲人般不能了知其義,更何況證悟真義。
辛叁、宣說究竟之界智無別雙運之真谛
頌曰:
于彼究竟等性界,僅說顯現聖者相,
如是不能立一方。
在究竟無二大平等的法界中,不能認爲只是顯現清淨、實有的聖尊相,而不是與空性雙運一體。不能如是僅僅建立一方或一邊。
頌曰:
然而自性本淨界,與彼現分智慧身,
無離無合故現分,本來即是淨聖尊,
觀察實相亦無害。由于斷除二障礙,
現空無別法界者,即是究竟真實性。
一切清淨的顯現,乃自性本來大清淨的法界與自性光明的智慧身,二者本來雙運無離無合。故此一切現分本來即是清淨之智慧聖尊,觀察實相的理論對此也無有損害,因爲此乃與無余斷除了二障習氣的智慧無別的現空雙運法界者,即是最究竟的真實性。
庚二、地道淨穢的各種顯現
頌曰:
由于斷除二障礙,現空無別法界者,
即是究竟真實性,此外無論何證悟,
並非究竟真實義,絕斷二障未盡前,
實現永不相同故。
唯有圓滿斷除二障的佛以智慧照見現空無別的法界是最究竟最真實的,除此之外,任何層次上的證悟,因尚未斷盡二障之故,都不是究竟的正量,故其所見的境界也不是究竟的真實義。實相與現相在未究竟斷盡二障前永遠不會相同。
頌曰:
暫時道位諸顯現,如淨眼翳除糊亂,
有境之垢愈清淨,境亦如是見清淨,
除此清淨有境外,余無不淨之境故。
所以,暫時瑜伽道位的一切顯現,猶如將眼翳逐漸消除清淨,所見模糊迷亂的外境也逐漸消除清淨一樣,有境的障垢如是清淨,外境也如是見爲清淨。因此清淨有境上的障垢後,剩下的是無不清淨的外境。
頌曰:
然一補特伽羅者,成佛之時亦不成,
其余不現不淨法,自現由障自遮故。
然而某一有情無余清淨了一切迷亂的顯現成就佛果時,不能決定成立其余有情不顯現不清淨之法,因爲不清淨顯現乃因自之遮障而使其顯現爲不清淨也。
頌曰:
是故諸境及有境,雖即自性本來淨,
暫以垢穢所覆故,應當勤精斷除障。
在實相上,境與有境的自性未被障垢所染,本來非常清淨,但是被迷亂的忽然障垢所覆蔽,故不能見到本來清淨實相,所以應精勤于清淨除障的方便。
頌曰:
所斷諸障淨自性,其余無有不淨故,
自性光明平等性。
所斷的障垢除了自性清淨之外,本來無有不清淨的體相,故其自性乃究竟清淨的光明平等性。
庚叁、如是證悟與否之功過
頌曰:
如是種種諸現相,未證之時各執著,
凡夫于何生貪心,彼爲凡夫愚癡者,
以彼愚癡束縛之。
境與有境之種種現相的大清淨實相,尚未證悟之時,各各執爲不同的各種境義身等。凡夫衆生之所以對其生起執著等,是因爲他們被愚癡等無明所束縛。
頌曰:
若證一切等性中,究竟彼果得本地,
叁時無異本來界,製勝自然之智慧。
假若證悟了種種現相的大等性,並加以修持,則獲得輪涅諸法雙運等性的究竟果位本地,其乃遠離叁輪執著,四時無有遷變,叁時無異的光明本來之大法界,以自然智慧製勝一切煩惱障礙,現前一切智智之佛果,獲得智慧法身。
己叁、成立大淨等之理及生起定解之功德
頌曰:
諸法承認大淨等,此說理趣善成立。
現空何者不成故,一切應理皆可現,
此外凡是所增益,一切非理皆不現。
諸法本來安住于大淨等之中, 此理趣若能善加成立,則顯現與空性何者也不成立,空與不空、輪回與涅槃等不僅皆爲可能,且極爲應理,並以緣起而顯現不滅。除此之外,一切所增益的不空的恒常與無現的單空等,皆不可能,並且輪涅的無量顯現也不能以緣起而顯現,就根本上不存在。
頌曰:
此理獲得解信門,即是空性緣起道,
若得定解此現空,則離增減壇城中,
世間空與不空等,法性不可思議義,
內心生起深安忍。
對上述妙理生起定解與信心的方便之門,即是空性與緣起無違雙運的唯一勝道。是故若獲得了現空無別雙運的定解,則于遠離增減的諸法本來大淨等的壇城中,對世間空與不空等的淨等大雙運法性之不可思議義在內心生起甚深之安忍。
頌曰:
見一塵中塵數刹,刹那亦能現數劫,
諸法實空幻定解,入于如來之境界。
對不可思議法性義産生安忍之後,能在一塵之中現出塵數佛刹,塵未增大,佛刹也未縮小,一刹那也能顯現爲數劫,數劫也可顯現爲一刹那,以這諸法本來空性、顯現如幻的定解,能入于如來的境界。
戊叁、以不可思議之方式歸納其義
頌曰:
是故自現無偏袒,遠離執著無偏頗,
本基法界不可思,法性何者不成立,
以及現空無別等,此宗所說法名義,
亦用百年勤思維,若無成熟前修因,
雖具大慧非淺學,然而不能證悟也。
諸法本來現空無別淨等無二雙運義之自現無有偏袒、遠離執著、無有偏頗,本基法界不可思議,法性空與不空等戲論何者皆不成,以及現空無別雙運等,此類大圓滿自宗所說術語的含義,用百年(喻很長時間)加以勤思也不能了知其義,若無有前世修習的宿因或其未成熟,則即便是具大妙慧非淺學之人也難以證悟。
頌曰:
是故諸宗究竟義,數百妙法善說河,
流入此海真稀奇。
密宗大圓滿是諸續之王,諸乘之頂,諸佛法之源,諸聖教之總疏,諸如來捷徑大道,諸善逝之究竟密意。其余小乘、大乘、顯宗、密宗的一切法門的善說之河都從大圓滿法門中流出,各個法門的究竟證悟,也都源于大圓滿法,又流歸大圓滿頂乘的大海。故此是最極稀有之法。
頌曰:
其余現相諸不定,並諸顯現具變異,
究竟雙運智慧者,無欺見義無變異。
佛地以下的聖凡所見的現相,都是或輕或重的無明習氣所感現的虛幻假立之法,故非絕對的正量,而且,這些林林總總的顯現又是假立的緣起所現之故,因此又是無常法,在刹那不停地幻變,毫無穩定性可言。這些顯現在究竟現基中一法也不可得到,並且都要融入、消失在現基之中。而一切聖凡的絕對正量即是大圓滿究竟明空雙運的大無爲法智慧,以這種究竟正量智慧所見之究竟清淨法界之義,即是諸法的本來真實之相,遠離了虛幻假立,遠離了無常緣起,故絲毫無有變動。
《定解寶燈論 7 第六問題:什麼是六道衆生的共同所見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