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骰子與拉磨
王溢嘉
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太平禅師自己用木頭做了六顆骰子,每顆骰子的每一面都刻了“麼點”(一點)。
凡是有和尚進他門來問道請益,他就將六個骰子一擲,然後問:“你懂不懂?”
只要對方稍微猶豫,他就揮起手杖,將他打出去。
六個骰子不管被人怎麼抛、怎麼轉、怎麼擲,它們總是出現“麼點”。太平禅師要向人開示的是:不管外在的情境如何變化,被人奉承也好,被人欺壓也好,你還是你,心中都有一個固若磐石,不會隨人起舞,不受外力動搖的成分,那就是你人格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你的“真我”。
有一天,南泉禅師問職事僧:“今天的勞動要做什麼?”
職事僧回答:“拉磨。”
南泉說:“很好。磨子就任你拉,但不能讓磨子中心的軸子轉動。”
用磨子磨大麥也好,磨黃豆也好,磨芝麻也好,磨子不停地轉,但磨子的軸卻都沒動。人生好比拉磨,在家做丈夫也好,出門做夥計也好,搭車當乘客也好,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表現,但心就像磨子的軸,要站穩立場。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所謂的定,心定而後生慧。但這個定並不是壓抑,不是把心強行釘在一個點上,而是清除一些不必要的雜物、幹擾和束縛,讓像磨子軸的真心(自性、真我)自然顯現。它原本就是定的,也是自然能生慧的慧心。
真我,好比“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裏的妾身。在所有的世態中,最讓人在意和迷失的是別人的批評,不管我們做什麼、怎麼做,都會有人批評,如果遇到別人批評,我們就改變主意、迎合他人,那很可能就會像“父子騎驢”的故事,因缺乏主見、迷失自我而成爲衆人的笑柄。
要想在“翻覆雨”中做“分明月”,你要聽的不是外面的聲音、別人的意見,而是自己內在的聲音、真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