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手印只屬于佛教嗎?

  大手印只屬于佛教嗎?

  ◎陳亦新:大手印只屬于佛教嗎?

  ●雪漠:大手印源于佛教,但超越了佛教。我對大手印有新的诠釋,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大”,就是大胸懷、大境界、大心、大願;“手”代表行爲,你必須把大心、大願、大胸懷、大境界體現在行爲上;“印”,是明空智慧,是超越,它既是當下關懷,又是終極超越。大手印不僅僅是宗教智慧,更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人生態度、一種行爲方式、一種處世理念、一種人生坐標、一種精神追求。大手印是人類本有的、本來俱足的智慧,正如禅宗裏面說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明珠一顆,只是被世俗的汙泥裹住了,當人把汙泥擦掉,光明自然會綻放。那種去汙的過程就是修煉。

  事實上,佛教的本質是和諧,讓自己的身心和諧,讓自己和社會、和世界和諧。但現在社會上對宗教有一種偏見,這種偏見源于誤解。有人認爲佛教是消極的,要躲避這個世界、遠離人群,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爲,有一些人把佛教中非常低層次的、通俗化的解釋當成了佛教的全部,比如好多人認爲佛教就是求菩薩保佑自己升官發財等等,很功利。這些信徒人數衆多,他們像做生意那樣,想靠供一點東西而得到巨大的利益。所以,人們對佛教産生了誤解。

  佛教真正的精髓是超越的智慧,比如大手印、禅宗的思想。佛教的證悟者是超越功利的,他們甚至不會在乎這個世界,但這部分人數量很少,就像金字塔的那個頂端。然而,對這些超越性的、沒有功利性的智慧,世界卻不一定認可它,因爲許多人需要功利。

  人類非常可悲的地方,就是需要一個救世主,需要一個保佑他們的菩薩,需要一個能給他們帶來平安、幸福、升官、發財的人格化的上帝,而佛教是要打碎這些的,佛教是無神論。修禅之人達到很高境界時,就會佛來也殺,魔來也殺,他認爲這些都應該掃掉。當他消除了獸性,消除了貪婪、仇恨、愚昧,掃除了所有的欲望的時候,他和佛陀和菩薩就是一體的。這個道理在老子的《道德經》裏也有,老子說:“爲學日增,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爲,無爲而無不爲。”修道就是掃除心靈的汙垢、垃圾、習氣、欲望的過程。一些邪教正是盜用了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名相,才影響了人們對宗教的看法。事實上,宗教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是自省,第二就是向往,向往比人類更偉大的存在。宗教裏的自省方式可能不都一樣,但意義是相同的,比如忏悔,基督教裏也有。但人們總覺得宗教裏的自省很奇怪,這是因爲誤解的原因。

  事實上,這個時代,非常需要宗教。如果我們能從宗教中汲取真正的營養來滋養自己的心靈,而不是將宗教中糟粕的東西變成枷鎖,來捆綁自己的時候,宗教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就是這樣,直到今天,我既不是教徒,也不是信徒。我常說,不要把我歸入一個小小的教派,或者大大的佛教,或是多多的宗教。不是這樣的,我不是教徒。我只是一個信仰者,在我的眼中沒有什麼教派局限,沒有什麼民族局限,所有人類非常優秀的東西都是我的營養。它不會成爲枷鎖,不會變成繩子把我的心靈捆住。我把所有的東西都當成了我的營養,讓我盡量地“大”起來。要打碎所有的桎梏、所有的局限、所有的控製心靈的因素,這才是自由,這才是解脫。

  因此,大手印就是讓我們在某種見地的指導下去生活,當人達到某一種境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稱之爲契入大手印。比如,佛陀拈花微笑的時候,他代表了某一種心靈的境界,這種心靈的境界讓另外一個人感受到了,然後他與佛陀的心就相應了,這叫以心傳心、以心印心。

  --選自《光明大手印:實修心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